中美雙方就關税問題達成暫時協議,令港股在週一出現急升,然而隨後市場情緒轉弱,於昨日出現回吐,恆生指數一度下跌近480點,最終收市報23,108點,跌幅達441點,結束了連續八天的上升趨勢。整體市場成交金額縮減至不足2200億元,但北水卻轉為淨買入,淨流入金額超過20億元。
週一中美達成關税協議的消息公佈時,A股市場已經收市,然而在昨日的交易中,A股並未出現「追落後」的情況,上證指數僅微升0.17%,而深證成指則小幅下跌0.13%。市場普遍擔憂,這項關税協議可能會減少內地進一步推動經濟刺激措施的緊迫性。
恆指昨日低開55點,隨後跌幅不斷擴大,午後一度跌至23,070點,最終以接近全日低位收市。國指下挫2%,報8386點;科技指數更是重挫3.3%,報5269點。
市場成交金額較前一日減少31%,至2198億元。北水全日淨流入22.6億元,主要買入的股票包括建設銀行(0939)、阿里巴巴(9988)及中海油(0883),而淨賣出最多的則是騰訊(0700)。
重磅科技股方面,回吐情況明顯,美團(3690)跌近5%;阿里巴巴及小米(1810)均下跌近4%;騰訊及京東(9618)則各跌約2%。週一大幅上升的出口股也出現顯著回落,舜宇(2382)及比亞迪電子(0285)急跌7%,成為表現最差的兩隻藍籌股;汽車股亦遭到拋售。
野村發表的報告指出,中美達成的關税協議有助降低中美地緣政治風險的溢價,並消除了近期對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退市的擔憂。報告還提到,中資股的估值依然具吸引力,預計將推動部分資金加快配置中資股,並將中國股票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策略性增持」,同時減少對印度股票的「增持」幅度,以增加對中國股票的配置資金。報告認為,中美互降關税的幅度超出市場預期,將有助提振亞洲及全球股市,緩解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潛在企業盈利打擊的擔憂。
老虎證券資產管理的首席投資官陳慶煒表示,儘管中美達成的貿易協議超出市場預期,但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30%關税仍會影響公司盈利,且關税降低後,內需刺激政策的落地緊迫性可能會下降。他對港股的中長期前景仍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央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逆週期調節態度明確,預計恆指在下半年有機會升上25,000點,甚至見26,000點。
黃國英資產管理的創辦人黃國英則指出,週一急升的科技股在昨日出現獲利回吐,但其他板塊如內銀、內房等表現尚可,因此整體市場氛圍仍然不差,預期後市將在兩萬三的水平徘徊。不過,中美達成協議後,人民幣走強,可能會對部分出口股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