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藥業對亞洲的依賴引發關注

德國製藥協會委託的一項研究顯示,歐洲市場上有多達68%的關鍵藥物活性成分依賴亞洲供應,其中中國供應24%,印度供應37%。在抗生素方面,全球生產基地中有47%位於中國,27%來自印度,歐洲僅佔23%。這一資料凸顯了德國在製藥領域面臨的挑戰。 德國藥劑師聯合會主席普賴斯指出,德國曾是全球的「藥房」,但如今已被中印超越。隨著中國在製藥創新領域的能力增強,特別是在關鍵生物技術方面的突破,德國製藥協會主席布爾克哈強調,許多關鍵藥品的生產離不開中國的供應,令德國對中國的依賴加深。 鑑於歐盟藥品供應鏈的脆弱性,德國聯邦藥品與醫療器械研究所已將約540種藥物列入供應短缺名單。歐盟審計機構近期的報告亦指出,內部市場的「碎片化」是導致藥品短缺的主要原因。儘管歐盟委員會已公佈減少對中印依賴的計劃,但相關官員認為,這一任務因成本高昂而變得艱鉅。 市場消息指,德國製藥界正在努力擴大供應鏈及促進技術創新,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並確保國內製藥業的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