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分析】特斯拉(Tesla)(美:TSLA)第三季全球電動車交付量達到497,099輛,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受益於美國電動車税務抵免即將終止前的購車潮。然而,這一增長能否持續,仍需考慮多重市場因素。
根據最新市場數據,香港的恆生指數在2024年初持續於17,000到18,000點之間徘徊,逐步從2023年的低谷中恢復。然而,全球市場依然面臨地緣政治緊張和利率上升的挑戰,這些因素都可能對投資者情緒和資本市場造成影響。
在特斯拉的財務表現方面,第三季總產量為447,450輛,較去年同期下降4.8%。然而,交付量的提升成功扭轉了此前兩季的下滑趨勢。這種表現不僅得益於美國市場的強勁需求,也反映出消費者對電動車的偏好逐漸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受到一定阻力。消費者對於其行政總裁馬斯克的政治介入表示不滿,加之面臨來自福士汽車(Volkswagen)和比亞迪(1211)等競爭對手的壓力。然而,美國的市場表現強勁,部分抵消了歐洲的銷售下滑。
在香港市場,特斯拉的競爭環境同樣激烈。電動車行業的P/E比率約為10-12倍,低於歷史平均水準,這意味著投資者對該行業的增長預期較為謹慎。
此外,特斯拉的能源業務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電池儲能系統的部署上,增長近一倍達到12.5吉瓦時(GWh)。這表明特斯拉在多元化業務方面的努力正在顯現成效。
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特斯拉的交付量增長可能具有短期性,尤其是在税務抵免結束後,需求能否保持仍存疑問。Ford(美:F)同樣在第三季實現了電動車銷售的新紀錄,顯示出整個行業的競爭加劇。
總體來看,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的發展不僅需要應對來自政策和競爭的外部壓力,還需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上持續發力,以維持其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