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調低內房銷售預測,市場需求持續疲弱

【財經專訊】國際評級機構標普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未來兩年內房銷售面臨更大壓力。標普預測,2025年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將下跌至約8.8萬億至9萬億元人民幣,而2026年將再度下降至8.1萬億至8.5萬億元。 市場消息指,在需求低迷與高庫存情況下,樓價下行壓力恐怕會延續至2026年。預料內地新建商品房房價今年跌幅達2.5%至3.5%,到2026年進一步下滑1.5%至2.5%。一線城市樓價今明兩年預計分別跌0.5%至1%、0%至0.5%;二線城市跌幅在2%至3%、1%至2%;而三線和以下城市則跌4%至5%、3%至4%。 受消息帶動,政府或將推出進一步支持措施,但這些舉措可能按城市具體情況逐步調整。此外,觀察發現四大一線城市的新建商品房銷量在近期呈現小幅增長的趨勢。 然而,對於樓市持續疲弱,政府目前的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項目層面,如提供專項貸款及支持「白名單」項目,即使個別國企亦會借貸紓困。 標普強調,受評中國開發商需在競爭力與財務槓桿率之間尋找平衡,行業內部兩極化現象將持續,高資本國企在高端市場的表現優於民營企業。此外,如果土地購置超出預算或銷售低於預期,內房企業信用風險可能加劇。 此外,內房旗下的購物中心運營產生的經常性現金流或將緩解住宅銷售困境,但辦公樓市場依然面臨挑戰。目前,內地辦公樓空置率達24%,包括北京在內的一線城市都面臨雙位數空置率,再加上租金水平下跌壓力,行業前景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