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中國出口關税與東南亞持平 業界對投資決策趨於保留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範婉兒指出,根據最新的中美貿易協議,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須繳20%關税,這與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東南亞國家關税相若,令中國供應商與區內競爭者處於相似競爭環境。範婉兒強調,由於協議只提供一年窗口期,未來政策走向尚不明朗,導致業界在重大投資決策上持保留態度。企業因應短期協議、不確定政策而難以判斷未來走勢,故多數選擇暫緩投資決策。若企業已在越南有既定生產佈局,則會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產量;而若中國仍具備相應的成本或供應鎖定,則企業並不急於撤出中國市場。部分企業更採取兩地維持生產的策略,以靈活應對各地不同的關税和市場需求。 在美國方面,美國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總監Sean Randolph指出,面對關税壓力,美國企業在投資決策上出現延遲,並面臨進口成本上升的問題。為減少成本轉嫁予消費者,企業往往需承擔部分關税影響。這樣的環境迫使企業分散生產基地,重新審視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並制定對不同市場靈活的策略。 此外,Randolph提到全球正在興起區域化貿易趨勢,一些企業考慮將生產遷回北美,或者轉向印度、墨西哥及東南亞等地,從而降低風險。不過,即便有部分產能外移,如蘋果及 Nvidia 等大型企業仍繼續在中國擴展,這反映出中國市場擁有無法忽視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