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資本市場對數字資產的興趣日益增長,數字資產財庫(Digital Asset Treasury,簡稱DAT)正在改變傳統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這種趨勢在國際市場上已經顯而易見,但對於香港市場,這一變革的潛力與挑戰同樣值得深思。
MicroStrategy(美:MCSAP)是最早採用DAT策略的公司之一,自2020年以來該公司大舉購入比特幣,持有量達21.4萬枚,佔公司總資產的85%。其總裁Michael Saylor更將比特幣視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終極防禦工事」。然而,這種策略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特別是在比特幣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
另一方面,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與Crypto.com達成合作,以1.05億美元購入CRO代幣,進一步顯示DAT正成為部分上市公司財庫管理的戰略方向。然而,這種策略並非沒有風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數字資產市場的監管加強,可能對包括Crypto.com在內的公司帶來潛在的挑戰。
在香港,儘管目前尚未有公司如MicroStrategy般大規模採用DAT策略,但市場的潛力不容小覷。根據最新的市場趨勢,香港股市面臨來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利率擔憂的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字資產可能成為企業尋求多元化和對沖風險的新選擇。
然而,香港的財務報告準則(HKFRS)尚未對加密資產的會計處理給出明確的指引,這可能對企業推行DAT策略構成障礙。此外,面對港股市場上佔比大的散户投資者,企業需要加強資訊披露,確保投資者充分了解數字資產對公司財務的影響。
對於監管機構來説,需要密切關注企業可能利用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架構繞過傳統IPO的審查程序。這樣的策略可能在數字資產領域中更為普遍,特別是在監管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
總體來看,數字資產財庫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企業是否能夠在創新與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投資者在評估採用DAT策略的企業時,應關注其數字資產的「鏈上透明度」以及管理層的「風險管理能力」。這些指標將決定企業能否在波動的市場中維持長期的價值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