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AI 技術在恆指成份股中廣泛部署以提升 ESG 數據收集

致同(香港)最新的《香港企業管治調查報告》指出,超過一半的恆生指數成份股公司已經採用或計劃部署 AI 技術來提高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數據收集及報告的準確性。這一趨勢顯示,香港企業在面對日益嚴格的披露要求時,逐漸依賴科技來加強其 ESG 工作。 報告指出,自2026年起,港交所將強制要求大市值公司全面披露其氣候相關數據,包括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然而,仍有41%的企業對此準備不足,可能面臨合規失誤或聲譽風險。 根據調查,地產及建築業以及公用事業公司在提升氣候披露方面表現出色。2024年,95%的大型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企業已披露氣候相關風險,相比2023年上升了6%。不過,只有11%的公司量化披露氣候變化帶來的財務影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10%的公司展示了詳細的風險管理流程,並有70%的企業披露了範圍三温室氣體排放。面對未來,企業必須進一步提升其環保披露和財務影響量化,才能在市場中維持競爭力。 此外,綠色金融的興起亦成為一大亮點。2024年,有10家大型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的綠色融資規模超過500億港元,較去年增長20%。此趨勢顯示香港在可持續金融領域日漸成熟。 金融業、地產及建築業等行業在 ESG 報告中的綠色債券披露方面顯著領先,反映出市場對可持續資產的興趣日益高漲。與此同時,能源業和電訊業在綠色金融方面也顯示出強勁的增長。 在網絡安全與 AI 的應用方面,92%的企業在 ESG 報告中強調信息安全,比例較2023年增加了10%。然而,IT 技能提升計劃僅受到69%的公司重視,且無公司提及符合 ISO 42001 國際標準,顯示仍有提升空間。 總結來看,隨着2026年新氣候規定的實施,香港企業需加速其 ESG 改革步伐,從「量」向「質」轉型,這不僅是合規要求,更是提升其市場韌性及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