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訊】美股隔夜創新高,然而升勢並未傳至亞洲市場。投資者在中美貿易談判達成部分共識的背景下,態度趨於審慎,加上美聯儲即將議息,亞洲市場普遍下跌。內地股市昨日短暫衝破4000點後回吐,港股在重陽節假期前表現波動,午後曾經下跌接近200點,最終收市下跌87點,報26,346點,結束三連升。 恆指高開成功後走勢反覆,午後挫到最多188點的26,245點,收市迫近20天平均線,現報26,346點。科技指數收市報6093點,跌1.26%;國企指數則下跌0.97%,報9375點。大市成交金額收縮至2426億元,北水淨流入減少21%至22.58億元。 科技股在此波調整中首當其衝,其中美團(3690)下跌2%,阿里巴巴(9988)、小米(1810)、騰訊(0700)也跌逾1%。金價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金礦股全線下挫,紫金礦業(2899)下跌5.6%,為藍籌股中表現最差;靈寶黃金(3330)及山東黃金(1787)則分別下跌逾5%及3%。 滙豐控股(0005)業績後承接升勢,以4.4%的升幅創下半年新高,亦是今天表現最好的藍籌股,而友邦保險(1299)也上升逾3%。不過港交所(0388)微跌0.4%。 瀚亞投資最新簡報指出,中國科技股的盈利仍有上調潛力。即便目前股價不算便宜,但相較於美國科技股仍具吸引力,為希望減低美國風險的投資者提供了潛在機遇。該行還預料,隨著內地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8%,來年將有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來支撐經濟,並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戰略產業為重點。 黃國英資產管理創辦人黃國英指出,隨著聯儲局議息在即,港股市場回歸防守型股份,如滙控、中移動(0941)、友邦等,而較少關注高增長股票。相反,投資者更偏好日、韓、台的AI相關股份,因為這些市場的確定性較高。故此,港股近期難以大幅突破,但因負面消息有限,市場對中美貿易會談的預期較為樂觀,亦令外圍股市繼續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