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麪臨零部件價格壓力,積極調整產品策略應對

小米最近股價表現不佳,過去一個月下跌近15%,在ATMXJ五大中資科技股中最為疲弱。市場消息指出,手機記憶體成本驟升,令手機製造商的利潤率面臨挑戰。 在業績發布會上,集團總裁盧偉冰承認零部件成本上升將壓縮毛利,但他表示,小米將透過升級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平均售價(ASP)來應對成本壓力。此外,其他業務的利潤貢獻預計將有助於減輕這一影響。 盧偉冰並指出,隨著第四季度手機行業消耗相對低價庫存,預期行業將在今年第四季起面臨更大壓力,明年手機零售價格可能大幅上升。他強調,小米歷經多次原材料價格波動,已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對保障原材料供應充滿信心。 根據最新數據,小米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330萬部,按年增長0.5%,連續九季實現增長。然而,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按年下降0.6個百分點至11.1%,與內地市場競爭激烈有關。同時,「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部門的毛利率則大幅上升8.4個百分點至25.5%,支撐了集團整體毛利率。 小米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投入也引人注意。第三季度的研發支出達91億元,按年增長52.1%,主要由於智能電動汽車及AI業務的研發增加。盧偉冰透露,小米AI業務發展迅速,推出了多種大模型產品,並在今年投入了235億元用於研發,其中四分之一用於AI,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