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財經專訊 近期數據顯示,中國航天發射雖仍落後於SpaceX,但商業航天領域正迎來技術突破與規模爆發,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據最新統計,2024年中國在全球航天發射的佔比已升至約25.9%,明顯高於2000年的7.1%,顯示中國航天實力正在快速提升。 商業航天市場規模亦持續擴張,2024年已達人民幣2.3萬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2.5至2.8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 市場消息指,技術上正逐步突破多年瓶頸。藍箭航天的「朱雀三號」已完成10公里級垂直回收試驗,擬於今年首飛,若成功將成為中國首枚液體火箭垂直回收型號。 此外,中航科工與多家民營企業均已啟動包括「天龍三號」等多款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首飛與測試計劃。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已進入常態化發射並啓動二期工程,顯示政策支持與設施建設同步加速。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報告,地方政府已將商業航天納入「新質生產力」核心領域,相關產業政策、場景落地持續推進。北京形成「南箭北星」商業航天集羣,上海的千帆星座計劃在2025年完成首期648顆衞星組網,海南衞星超級工廠亦已於6月投入量產,具備年產1000顆衞星的能力。 此外,北京商業航天獨角獸——銀河航天已發射25顆自主研製衞星,包括通信、遙感等多類型,並在手機直連衞星等前沿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總結:儘管中國航天目前在全球發射頻率與空間部署上仍落後於SpaceX,但商業航天投入、技術試驗、政策扶持與市場化進程已協同推動中國航天進入新發展階段,瓶頸逐步解除。 投資者關注: • 首飛或試飛成功的可重複使用火箭(如朱雀三號、天龍三號) • 商業衞星組網計劃推進進度(如千帆星座) • 地方產業政策與發射場建設落地情況 以上資訊有助理解中國航天產業從「發射瓶頸」轉向「商業突破」的轉型過程。
Time | News |
---|---|
10-07 05:21 | 「高市交易」引爆東京金融市場多頭激情 |
10-07 05:20 | ACCA報告:受訪企業主管全球貿易展樂觀,AI技術與地理多元化成應對策略 |
10-07 05:19 | 麗新發展獲20家銀行提供34.6億元五年再融資 承壓中仍展融資進展 |
10-07 05:17 | 滙豐「匯聚160年」展覽亮相大館 4米高銅獅矗立其間 配合市場資金流入帶動金融股焦點 |
10-07 05:17 | 三隻新股優勢盡現|長風藥業、軒竹生物、金葉國際認購爆棚 市場熱情延續 |
10-07 05:14 | 中國商業航天「突破瓶頸」再加速 可重複使用火箭首飛在即 市場熱度上升 |
10-07 05:14 | 吉利汽車擬動用最多23億港元回購股份,業績與市場動向同步升温 |
10-07 05:13 | 比亞迪「雲軌」內地發展受阻,港引入「雲巴」構想仍在磋商 |
10-07 05:11 | AMD與OpenAI簽署大規模AI晶片供應協議 助推AMD業績展望 |
10-07 05:11 | 中國以物易物模式延續中伊貿易 奇瑞汽車港股IPO帶動相關行業想像 |
10-07 05:09 | 政府料於年底續約3年 梁鳳儀續任證監會行政總裁呼聲甚高 |
10-07 05:08 | 港股失守27,000點關口 成交縮減 金礦與晶片股逆市活躍 |
10-07 05:02 | 高盛上調匯控目標價 市場關注息差韌性與回購部署 |
10-07 05:00 | 強積金總資產突破1.5萬億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
10-07 03:30 | 10月夜期期指續揚 市場避險情緒稍緩 |
10-06 23:30 | 萬威國際股東押股風波:市場動盪中的一場博弈 |
10-06 23:30 | 長風藥業IPO熱潮:14.75元上限定價引燃市場熱情 |
10-06 23:00 | 長風藥業(02652)新股上市引起市場高度關注,香港股市波動性加劇 |
10-06 22:31 | 鼎石資本與資本界貸款交易終止背後的市場與監管挑戰 |
10-06 22:00 | 匯盈控股攜手深圳企業進軍RWA市場,香港股市面對多重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