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上調中國明年GDP預測至4.4%,美國關税政策影響有限

【財經專題】標準普爾公佈的最新報告指出,將中國明年的GDP增長預測從先前的4%調整至4.4%。此調整主要由於中美兩國達成協議,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税下調10個百分點。目前的平均關税約為30%,仍高於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水平。然而,該行分析指,僅憑關税變動推動供應鏈大舉遷移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第三季度的GDP增長率達到4.8%,高於標普的預期,顯示出出口表現的強勁。不過,內需依然疲弱,特別是在投資方面。當地政策的收緊導致財政開支被抑制,而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也壓制了相關投資及消費。標普指出,儘管「十五五」規劃提出提升消費在經濟中的比重,但具體政策仍未明朗。 近期,中國曾經歷通縮壓力,標準普爾認為,政府的反「內捲」措施或能緩解這一情況。然而,供應過剩以及內需不足等根深蒂固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明年的通脹率預計將達到0.5%。 此外,標準普爾將其他亞太地區2024年的GDP增長預測調高至4.2%,歸因於關税讓不確定性有所降低,且科技出口持續增長。不過,區內多國貨幣持續貶值,政策利率接近中性水平,進一步減息空間有限。預料日本將加息,12月可能提升0.25釐,平衡通脹壓力。 全球方面,由於科技投資增加及政策利率緩和,經濟仍維持穩健。然而,預測美國將繼續利用關税作為政治工具,對全球貿易形成一定壓力,此舉料將影響美國的失業率和聯儲局的政策決策。聯儲局有可能於2026年底前減息三次,每次0.25釐,將最終利率降至3%至3.2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