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發佈的最新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第三季的營商活動「現狀」和「預期」指數均突破近年新高。「現狀」指數從第二季的53.1上升至54.7,而「預期」指數則從52上升至55.7,分別創下四年及兩年新高。 貿發局研究總監範婉兒指,幾乎所有大灣區城市的「現狀」和「預期」指數均實現季度增長,其中香港的增幅最為顯著。「現狀」和「預期」指數在季度中分別提升8.3和7.3個百分點,達至52.2和53.6。製造業、貿易及金融業的復甦,推動了香港的整體表現。 幾乎所有營商子指數在第三季都有所回升,「現狀」指數中的八項子指數中有六項按季錄得增長。企業對未來營商環境的樂觀情緒更加明顯,所有「預期」子指數均高於中性線。 在8月初至9月初的調查期間,美國如期實施對等關税,但與中國延長暫停額外關税90日,並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基於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對話,關税不明朗因素逐漸消退,外部環境相對穩定,支持營商情緒錄得回升。 渣打大中華區經濟師陳冠霖表示,最新調查反映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但由於貿易不確定性仍在,企業或需更審慎。外圍不確定性增加及中國內地的內捲挑戰可能促使企業進一步分散業務。 調查顯示,多數受訪企業(63.5%)未受到內捲式競爭的影響,3.1%企業更表示獲益於此。約29%企業表示受到輕微負面影響,其餘5%聲稱受到明顯影響。企業採取多種策略應對內捲,包括增強品牌推廣及營銷,加強成本控制及優化庫存,提供增值服務,及研發獨家產品以提升產品質量。 超過半數受訪企業認為政府在治理內捲問題上的舉措有效,包括制訂和修訂法律法規。他們建議進一步加強政策力度,如改善就業與收入前景、穩定資產價格及擴大社會安全保障,以緩解內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