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獨角獸Klook赴美上市面對中美挑戰

【財經新聞】面對中美金融緊張局勢及不確定的監管環境,一些港產公司仍選擇赴美上市。美國總統近期再度表示,可能要求中概股退市,以作為貿易談判籌碼。此外,納斯達克已加強上市門檻,要求中國公司新上市的集資額最低為2500萬美元,旨在降低小型中資股過度炒作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旅遊平台Klook仍承擔風險赴美上市,關鍵因素之一是港股的上市限制。Klook的上市申請文件顯示,創辦人林照圍持有的B類普通股每股有20票投票權,而A類普通股每股僅有1票。港交所(0388)自2018年支持同股不同權政策,但規定特權股份的投票權不能超過普通股的10倍,Klook的結構因此不符港交所規定。 特首李家超的《施政報告》提出檢討同股不同權的限制,以配合中概股回歸港股,但目前尚未明確是否涉及每股投票權上限的變更。 Market消息指出,Klook的海外上市主要為了爭取較高的國際市場估值。分析認為,由於其屬國際互聯網旅遊企業,赴美上市可能更符合Klook的業務擴展策略。另一網絡公司Animoca Brands亦選擇赴美,料因其估值與市場策略相仿。 香港新股市場蓬勃發展,今年來A股公司紛紛來港上市支持市場活躍,但科技及互聯網企業更多仍選擇赴美,專家認為這一趨勢或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