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重返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市場關注匯率穩定性

【財經新聞】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額中重返第五名,超越加元。根據SWIFT報告,人民幣的全球支付市佔率較上月提升0.24個百分點,達到3.17%。相較其他貨幣6.74%的整體增幅,人民幣的支付額按月增加了15.53%。若不計歐元區,人民幣排名仍為第六,市佔率增至2.34%。 SWIFT同時指出,儘管人民幣作為全球貿易融資貨幣的市佔率稍微下降0.31個百分點至7.28%,但仍保持第二的位置,與緊隨其後的歐元僅相差0.28個百分點。歐元在同期間市佔率增加了1.6個百分點。 另據外管局最新報告,9月銀行代客結匯和售匯出現顯著增長,結售匯順差達510億美元,淨結匯更達到518億美元,創下2020年12月以來的新高。 光大證券國際的湯麗鴻分析認為,多重因素助力人民幣走強:中美貿易摩擦下,美元相對走弱;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令市場對美元信心受挫;而中國經濟轉型向好,提升了市場對中國資產的信心。此外,美聯儲可能再次降息,進一步刺激了企業對人民幣的需求,儘管目前離岸人民幣維持在7.12水平。 人民銀行近期發布較強的中間價,昨日中間價定為7.0918,高於市場預期的7.1226,強了308點子。分析指出,人行此舉在於市場波動及中美貿易談判的形勢下支持市場信心及A股走勢。有市場人士表示,預期美聯儲的降息可能性及人行的穩定舉措將繼續增加市場持有人民幣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