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回顧與最新動態 • 港股最新走勢顯示,截至10月6日,恆生指數收報約27,141點,單日回吐約146點,主要因科技及消費股調整,但仍錄得單週3.9%的升幅,持續於四年高位運行中。投資者主要因美國債務僵局及市場獲利回吐而調整倉位,在內地假期與美國關鍵經濟報告缺席的背景下,整體市場情緒仍偏謹慎。來源顯示,科技股領跌包括快手、攜程、美光光學等。 • 從更宏觀角度看,恆生指數於9月份連升五個月,錄得7%月升幅,並締造第三季11.6%升幅,主要受益於AI題材炒作、市場資金持續流入,以及市場對內地於10月政治局會議前可能推出政策支持的預期。 AI帶動科技股領軍反彈 • 阿里巴巴(9988.HK)、百度、京東等中國大型科技股於10月2日的交易中錄得明顯拉昇,阿里巴巴香港股價單日升幅達約3.5%,百度升4.5%、京東升3.1%,恆生指數亦因AI概念股上漲而當日上升約1.6%。這波升勢由阿里加大AI投資、推出新語言模型及與NVIDIA合作等因素推動。另據資料顯示,阿里的AI地圖應用「Amap」在國慶期間首日日活躍用户達逾3.6億,創新高。 港交所表現持穩 IPO與交易量續現活力 • 雖然近期港交所(HKEX)未有最新公告,但早前市場情緒回暖帶動該所盈利與收入創單季新高。2025年第四季淨利潤達約HK$37.8億,年增46%;收入升31%至HK$63.8億,成交額增至HK$1,869億,以往年流通規模重新活躍。市場人士關注新股上市情況是否維持升勢。 政策支持與經濟結構轉型助力未來展望 • 香港特首李家超於2025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經濟轉型願景,包括扶植人工智能、醫藥及高等教育等新興產業。北部都會區將打造成科技與大學園區,可望提供65萬個就業機會並容納250萬人口。此外,政府將透過土地優惠、融資配套與監管鬆綁推動相關基建建設。 結語 總結而言,儘管港股近日有技術性回調,但整體仍維持上升軌道。AI題材推動科技股走強,而政策扶持與資金流入亦為市場提供實質支撐。投資者仍密切關注美國財政僵局進展與內地政策面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