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廣刷臉通關 擴至多個口岸和簽注政策擴大

國家移民管理局宣佈新推10項移民及出入境管理措施,其中6項自本週起陸續實施。涉及的智能通關措施包括在羅湖、蓮塘、福田及港珠澳大橋等12個重要口岸實施「刷臉」通關技術,方便內地居民、港澳居民(包括非中國籍)及台灣居民快捷通關。 同時,自11月5日起,粵港澳大灣區的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至長三角、京津冀地區及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符合資格的人才可申請1至5年有效的多次人才簽注,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過30天。此外,內地居民可於全國範圍內辦理往來台灣探親簽注。 在這次政策實施期間,上海虹橋機場及深圳多個口岸的「刷臉」通關服務將成為焦點。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通關效率,也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人才流動,更有利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 根據消息,自11月20日起,更多城市將納入出入境證件補發換發的「全程網辦」試點,包括新增30個城市,如河北石家莊、廣西南寧等城市。 此外,廣東省5個口岸亦加入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增強了跨境旅遊便利性。針對台灣居民,也擴大了獲得一次有效來往大陸通行證的口岸範圍,達到100個,進一步便利兩岸人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