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分心的衝擊:學生成績與職場表現的隱憂

近年來,隨著科技產品普及,數碼分心成為影響學生成績及職場表現的重要因素。市場調查顯示,無論是在中國、英國還是美國,年輕人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若不加以管理,這種「集體疾病」可能對整個世代的競爭力構成威脅。 根據一項最新的經濟學研究,當把學生的手機應用數據與學校的行政紀錄進行比對後發現,學生間的手機使用具有「傳染性」。當室友手機使用量增加時,個人的使用量亦會相應上升,從而對學業成績造成負面影響。 具體數據顯示,手機使用量每增加一個標準差,學生的平均GPA便會下降36.2%;室友影響也不容忽視,會導致成績下降22.7%。這不僅影響學業表現,畢業後的職場表現也會受到牽連,初期工資預計下滑2.3%。 中國政府針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已進行管控,若將此政策延伸至大學生,研究估計其起薪有望提升0.9%。雖然此措施的整體效果仍需進一步觀察,但足以警示大眾,數碼分心的後果不僅限於學業,還包括健康與職業生涯。 當我們重新審視生產力、創造力與教育質素問題時,不得不考慮如何有效管理數碼科技使用,以免無聲閃爍的熒幕成為新一代成長路上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