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磁彈射技術獲得新突破:計劃2028年試射火箭

【財經快訊】中國首艘電磁彈射航空母艦「福建艦」近日在三亞服役,吸引全球對中國電磁彈射技術的關注。市場消息指,內地正積極探索將此技術應用於航天火箭,以期降低成本並增加效能。 綜合多方消息,內地對電磁彈射技術的研究已超過十年,其應用不僅於軍事領域,還拓展至電磁軌道炮、導彈和魚雷,以及航天火箭等多項技術。據瞭解,電磁彈射航天火箭技術使用電磁軌道提供初速,與電磁彈射飛機相似,可顯著節省燃料和提高載重量。不過,因火箭重量和飛行高度的不同,技術要求更高。 市場觀察指出,現時中國航天業在可重用火箭技術上尚未成熟,仍在研發階段,但電磁彈射技術或能在火箭升空初期提供助力。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露,其重點研發的「穀神星二號」固體燃料火箭計劃於2028年進行首次電磁彈射試驗。該計劃已獲資陽市政府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支持。 根據最新市場資料,電磁彈射技術已在資陽市建立驗證平台,目標為火箭加速至超音速階段,期望提升發射效率。傳聞此技術能在發射過程節省相當燃料,使載重量增加,並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然而,專家強調,電磁彈射技術的應用仍面臨多重挑戰,如如何在加速過程中避免對火箭及其搭載設備造成損壞,以及磁場對電子設備的潛在影響。未來,電磁彈射技術的商業應用仍需大量測試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