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預測持續至2026年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調整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預測,認為市場下行壓力將持續至2026年。儘管此前在5月預計中國樓價今年下跌1%,最新報告顯示價格將持續下滑,不僅今年可能下跌2.5%至3.5%,至2026年更預料下跌1.5%至2.5%。 標普指出,由於需求疲軟及庫存增加,樓價下行壓力難以緩解。預計2025年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將下降至8.8至9萬億元人民幣,2026年進一步降至8.1至8.5萬億元水平。 在不同城市類別中,一線城市2025至2026年樓價預計每年跌幅分別為0.5%至1%和0%至0.5%;二線城市的跌幅則為2%至3%和1%至2%;三線城市或以下可能每年跌4%至5%及3%至4%。 市場消息指,儘管政府可能會逐步推出措施支持需求,但成效未明。以八月份為例,四大一線城市的新建商品房銷量只微增2%,然而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卻下跌5.4%。 政策對開發商的支持仍主要集中在項目層面,如提供項目貸款。國有開發商在一線市場的土地收購保持韌性,而民營開發商面臨的融資挑戰則迫使其縮減土地收購以維持流動性,這可能導致合約銷售額大幅下降。 標普強調,由於民營開發商減少土地購置,其合約銷售與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影響。相對而言,國有開發商在保持市場份額上具優勢,尤其在高端市場的表現優於其他部分。 市場走勢顯示,商場運營產生的現金流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開發商住宅銷售困境,而辦公樓市場仍然低迷,目前空置率達24%,即使一線城市如北京也難逃雙位數的高空置率。此外,供應不減,租金水平預計將繼續下跌,尤其在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