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財經台】蔚來(09866)噚日話計劃發10億美元可換股優先債券,蔚來美股隔晚收市急挫17%後,港股今朝一開市直插暫時即市低位67.75元,大幅低開逾13%,之後股價都冇起色。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相信,蔚來發債行動陸續有來,而其他新興嘅電動車企亦可能會跟住蔚來向市場「伸手」,集資打價格戰。 KL分析指,傳統車廠或電動車企龍頭比亞迪股份(01211),可以靠傳統汽車銷售提供現金流,但蔚來呢類純電動車企本身好難有正現金流,因此,只能靠減價促銷谷銷量及收入,不過,依家蔚來銷售唔係太理想,現金流入(cash inflow)唔算高,加上公司以前靠服務取勝嘅賣點,唔及依家同業嘅先進技術咁有競爭力。 佢認為,如果蔚來汽車銷量夠秤,大可以向銀行借錢,但公司選擇發債,或意味未來營運現金流未必咁理想。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21032&type=309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type=309&id=821033
【Now財經台】本地地產股近期受壓,其中,新鴻基地產(00016)周一(11日)急挫,之後獲郭老太增持,股價亦回穩返,其實喺本地銀行相繼加按息,同埋本港經濟欠佳,地產市道都好難樂觀?發展商唔減價去唔到貨,會唔會導致大量樓盤積壓?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指,新地周一急挫主要係唔肯保證唔減派息銀碼,投資者會擔心,若地產市道持續向下,意味新地派息會愈來愈少。不過,有一點係無辦法扭轉,雖然本港地產商借貸冇1997年咁多, 但始終個周期係向下,加上負擔成本上升,而新盤開售時亦肯劈價,由於利息成本高,亦限制咗發展商還錢能力。 KL又話,睇返本地發展商依家嘅借貸比率及派息比例,大部分都有Gearing,只得長實集團(01113)及信和置業(00083)係處於淨現金狀態,而呢兩隻股份會相對較好,因為唔會受利息上升影響。 至於點揀本地地產股,陳建良就話... 【名家給力場】揸本地地產股要有耐性(上)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19748&type=309 【名家給力場】揸本地地產股要有耐性(下)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type=309&id=819749
【開市Talk】外間不少投資者從圖表中判斷,現為牛市一期調整,但他不認同,他認為現在為假牛市,港股格局以走區間偏淡為主,恒指年內高位巳見,但低位將會在年底出現。但市場未見有十分強的動力將大市推低,主要要看外圍有沒有其他消息帶動,否則都要慢慢向下。他認為做一些洐生工具可對沖持倉倉位,因現時的橫行格局,有關的引伸波幅較低,故價格也不高,不過,以勝算來看,還是短倉的表現較為理想。 美匯指數年內一度向下假穿100,但昨天升穿105成年內高位。原因是受到油組減產的消息,刺激油價急升近一成,另外,歐美將進入冬季,在現時極端的天氣下,每每夏天越炎熱冬天就會更寒冷,今年歐美熱浪連連,故估計今年的天然氣及石油的使用量,也會大幅提高。 對科技股敏感度較高的納指今年走勢理想,但他預計,科技股的估值相對於增長來說,巳經有點過高。歐洲極度重視私穩的保護,對於美國的科技企業進行一連串的罰款。使美國企業即使生意做得不錯,但也難以產生攏斷的局面,要不放棄歐洲市場,要不放下巨額罰款。 日元在三十年的迷失之下,近年終於迎來通漲,這是日本政府樂見的。但日本在人口結構上,其實沒有改變,所以通漲是成本上升帶來的,不是需求帶來的。而日本早前巳經曾經表示放寬YCC並控制在0.5%區間,但又同時大量購債。他認為這種做法,是有點矛盾的。 傳送門: https://www.youtube.com/live/gonKnJhzJg0?si=7gQJxkj0qg8iXAn2
【Now財經台】英國第2大城市伯明翰(Birmingham)喺當地時間9月5日突然宣布破產,首相辛偉誠表明政府唔會出手救伯明翰,噚晚歐洲股匯未見波動,係咪意味市場覺得事件影響唔大?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相信,呢次唔係單一事件,並指有統計顯示,英國仲有逾20個城市有破產風險,認為辛偉誠對伯明翰破產事件嘅回應,似乎係警告其他城市政府,唔好期望一旦輪到佢哋「爆煲」政府會出手打救。 KL又指,無論英國政府救定唔救,市場嘅第一個反應好大機會係美元會升,會對全球風險資產偏向不利,仲話未來3個月要密切留意事態發展。 佢分析指,若英國政府用「印銀紙」方式打救,喺當地高通脹環境下,會令英鎊及英國債價受到好大壓力,如果政府選擇唔救,再有城市突然爆煲,當地經濟將會轉差,房產價格下跌,企業經營困難,失業率又上升,到時就係當地銀行業同股市出事,因為... 【名家給力場】伯明翰破產恐引發漣漪效應(上)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type=309&id=818676 【名家給力場】伯明翰破產恐引發漣漪效應(下)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18677&type=309
【Now財經台】恒指上個星期又破底,創今年新低,雖然近日曾重上18000點,但成交都好麻麻,點解港股咁平都冇人吼?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指,港股平係有原因,因為香港經濟跟內地,貨幣政策就跟美國,所以喺中國經濟比較差的情況下,香港同時面對上市公司業績前景普通同緊縮嘅貨幣政策,不利投資者入市意欲。 【名家給力場】港股冇人吼有原因(上)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14021&type=309 【名家給力場】港股冇人吼有原因(下)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14022&type=309
【Now財經台】阿里巴巴(09988)上季度經調整純利按年升48%,6大業務全面向好,除咗雲業務收入增長較慢外,其餘5大業務都錄得雙位數增長,業績整體好過市場預期,阿里股價今日開市冇耐已升近4%,一度高見97.95元,收市報95.3元,逆市升1%。 不過,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認為,雖然市場收貨,但投資者要留意,期內收入按年急升,係由於去年同期出現疫情封控令數據受惠於低基數,加上今年上半年復常後,疫情期間被壓抑嘅需求(pent-up demand)帶動銷售增長。 不過,第2季起內地經濟開始掉頭向下,佢估計,年底經濟增長將不及年初,而網上銷售同經濟掛鈎,集團網上購物業務嘅收入增長或顯著收縮。 KL續指,在高息環境下,新股吸引力不再,認為阿里分拆業務獨立上市唔會對股價有好大幫助,加上美國落實對當地企業投資中國高科技領域嘅新限制,一定會影響阿里發展人工智能(AI)或其他涉及高科技嘅業務,預期股價會繼續喺80至100元橫行一段長時間。 【名家給力場】阿里下半年業績有隱憂(上)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14021&type=309 【名家給力場】阿里下半年業績有隱憂(下)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14022&type=309
【Now財經台】評級機構惠譽喺美股噚晚收市後,突然下調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最高的「AAA」下調至「AA+」,成演2011年8月上旬,另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降至「AA+」翻版,亞股今日全線插水,係咪同2011年一樣,資金避險回流美債及美元?對美國下半年息口有冇影響?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指,根據上次美國被降級嘅經驗,加上之後爆發歐債危機,令資金重投美元及美債,今次美國再被降級,由於依家美國債務沉重,加上息口上升,美國已經無空間行寬鬆嘅貨幣政策,其中一隻反映未來美國加息機會嘅ETF PFIX抽升3%,反映美國下半年不單唔會減息,甚至可能要再加息1至2次。 【名家給力場】美被降級後驚現再加息訊號 上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812292&type=309 【名家給力場】美被降級後驚現再加息訊號 下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type=309&id=812293
【Now財經台】中央政治局會議周一(24日)召開,港股第2日即收復牛熊線,大市今個星期成交回升,其中3日成交逾千億元。恒指7月暫累升逾800點,好大機會連升兩個月,港股係咪終於有「東風」? 勝利瑞柏基金管理合伙人暨投資總監陳建良認為,8月環球股市好大機會「東升西降」,佢解釋指,日本央行有準備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嘅跡象,相信環球資金流將出現反轉效應(reversal effect),部分資金會從美股回流亞洲股市,有利港股後市,並預期港股市寬將全面上升,並會有更多上市集資活動。 KL續指,5至6月全球擁擠交易(crowded trade)數據顯示,美股大型科企好倉係最擁擠嘅交易,其次係沽空中資股,佢估計,呢兩個趨勢將會逆轉。 佢認為,雖然美國加息周期屆尾聲,但當地滯脹風險懸而未決,美國科技股會面對好大沽壓。另一邊廂,港股近日大舉反撲,估計唔少淡友將要夾淡倉,繼而夾高恒指,加上港美息差只係稍微擴闊,港元匯價冇明顯受壓,亦利好港股。 【名家給力場】環球股市8月「東升西降」?上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study.php?topicId=3&newsId=811466&c=0 【名家給力場】環球股市8月「東升西降」?下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study.php?topicId=3&newsId=81146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