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業績後股價走勢呈壓 投資者關注衍生產品動向

小米(01810)公佈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收入按年增長22.3%至人民幣1,131億元,經調整淨利潤上升80.9%達到113億元,創下新高。然而,儘管業績強勁,股價在業績公佈後曾下跌超過6%,錄得五日連跌,走勢受壓。 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表現突出,首次錄得單季經營盈利約7億元,汽車交付量和平均售價提升,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99.2%至290億元。然而,智能手機部門的收入仍面臨挑戰,按年下跌3.1%。 從市場反應來看,北向資金流入表現活躍,小米錄得約9億港元淨流入,成為港股通十大資金流入股之一。據市場消息,投資者對小米的長期增長潛力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在AIoT和電動車領域,但短期內智能手機需求疲弱及成本壓力仍為關注焦點。 在輪證資金流方面,小米好倉上日錄得約970萬港元淨流入,而淡倉則有369萬港元淨流出。29個交易日以來,小米好倉累計淨流入約3億港元。 投資者若期望趁低入市可留意小米購(13598),行使價52.22港元,實際槓桿約3.6倍,2026年12月到期;若預期股價繼續壓力,可以考慮小米沽(16286),行使價38.53港元。 同時,小米牛(54505)及小米熊(54822)等牛熊證產品也引起市場注意,前者對應收回價37港元,後者44港元,實際槓桿分別約為12.8倍和7.2倍。投資者需謹慎評估市場風險,瞭解相關金融工具的條款及潛在影響。
TimeNews
11-19 13:33Google 最新 AI 模型 Gemini 3 登上大模型榜首,獲廣泛認可
11-19 13:33中國堅決反對地緣政治壓力 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改革
11-19 13:33調查顯示:過半數香港準退休人士僅有短期財務計劃
11-19 13:32中芯國際(00981)現大手交易 涉資逾2,259萬港元
11-19 13:32螞蟻集團全新AI助理「靈光」首日下載突破20萬次
11-19 13:31環聯預測市場將現不均增長 能迅速回應需求的機構更具競爭力
11-19 13:31foodpanda收購户户送資產後 GMV激增四成 用户新增達十萬
11-19 13:30香港交易所(00388)出現大手成交 涉資2,365.5萬港元
11-19 13:02國台辦嚴辭回應日本涉台言論
11-19 13:02國台辦強烈譴責賴清德計劃訪美活動 呼籲美方審慎處理台灣事務
11-19 13:02復星國際積極發展,清水灣項目穩定推進
11-19 13:01科指走勢低迷 投資者宜謹慎觀望
11-19 13:01中日關係再緊 中方再次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
11-19 13:01置地公司推新計劃 助中環租户節能最多10%
11-19 12:42滬深股市午後震盪 收市各異
11-19 12:42順豐集運加推美韓快遞服務 迎接購物旺季
11-19 12:41中原地產預期「天.璽天II」第二輪開售反應熱烈
11-19 12:41恆生銀行(00011) 加速拓展優質服務 九龍「優越私人理財中心」全面啟用
11-19 12:41「廚餘回收車試驗計劃」在中西區試行 市民積極參與推廣綠色生活
11-19 12:40盈富基金 (02800) 兩宗大手成交 共涉資逾6,19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