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十五五"時期房地產地位發生重大變革

戴德梁行最近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在"十五五"規劃下,房地產的經濟地位出現顯著改變。該規劃推動新生產力對辦公和工業需求的影響,以及內需擴大對零售業的帶動作用。此外,民生改善政策進一步支持了房地產的發展。 市場消息指,"十五五"將重點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包括優化傳統產業和拓展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等,這些行業已看到大規模增長。預計到2024年底,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將達到1280萬輛,年增長率達72%。同時,在全球醫藥產業交易中,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預計將於2025年前達到42%。在工業機器人製造上,中國的安裝量已領先全球,顯示出人工智能技術的領先優勢。 報告進一步指出,未來五年對技術企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將刺激辦公空間和工業園區的需求,這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十五五"規劃強調,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模式來發展經濟,標誌著中國經濟從依賴物質投資轉向更均衡的供需發展。 此外,隨著消費基礎設施REITs的興起,市場對零售資產的關注度增加。截至近期數據顯示,所有11個上市的REITs表現強勁,其中兩個漲幅超過70%。政府的消費刺激政策可能進一步推動這一趨勢,企業需要更積極進行品牌重塑以吸引新的消費人羣。 房地產投資在中國GDP的佔比預期將於2024年降至7.4%,這標誌著政策重心向經濟適用房建設、租賃市場發展和城市更新等公共領域轉移,顯示出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