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建議增設優先求償權 保護穩定幣投資者權益

【財經專訊】香港已建立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預期在明年首季將有首批營運商獲發牌照。法律界人士表示,本港穩定幣框架已逐步成形,尤其在儲備等層面設有嚴格規定,預期能有效監管。然而,現行法例在細節上仍有提升空間,尤其當穩定幣發行人資金出現短缺時,持有者的權益保障需進一步明確。 儘管穩定幣行業已見改善,近年市場仍有出現脱鈎情況,包括曾經聲勢顯赫的算法穩定幣UST及LUNA。此外,獲100%儲備支持的Circle(美:CRCL)亦曾因矽谷銀行事件而影響其USDC短暫脱鈎,引發市場關注。衞達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鄧錦榮指出,香港對穩定幣的監管較為謹慎,對發行商的儲備要求嚴格,預期可降低「被動脱鈎」風險。 然而,目前法例中,穩定幣持有者對儲備資產的「優先求償權」仍未有明確規定。衞達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旭朗補充,若儲備資產因市場波動而不足以覆蓋面值,無明確優先權的情況下,穩定幣持有者可能與其他債權人競爭償付。在美國,虛擬資產《天才法案》(Genius Act)已對此有明確指引,保障穩定幣持有人可在發行商破產時優先獲得償付。香港或可考慮採納類似措施,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及促進穩定幣市場的健康發展。 市場消息指出,投資者對穩定幣行業法規的透明度和保障機制愈發關注,相關法案的更新將對市場信心具有重要影響。香港金管局及相關部門持續觀察市場動向,預計將為本地數碼金融建構更加穩健的法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