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快手(1024.HK)宣佈進行業務架構調整,將其本地生活事業部更名為生活服務事業部,並整合線索廣告業務,目標在於提升業務協同效能及商業化能力。這一舉措正值內地科技公司普遍進行架構重組,以應對市場競爭加劇和增長放緩的挑戰。
快手在最新公告中表示,此次重組旨在更好地服務長效經營的商家,並迎接未來增長機會。公司將重點放在電商、生活服務和商業化三大業務場景,重構原有的商業化、本地和電商團隊。這一系列調整反映了快手對於提升組織效率和商業變現效率的強烈期望。
在香港股市中,快手的股價在30日上漲逾7%,以84.6港元收盤,創下自2022年7月以來的新高。快手的股價表現不僅反映了市場對其重組舉措的積極回應,也是在香港股市近期波動中的一個亮點。根據市場數據,恆生指數自2023年低點以來恢復至約17,000至18,000點的水平,顯示出一定的復甦跡象。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快手的此次調整將有助於提升商家的經營效能,尤其是在廣告和電商業務的協同上。重組後的電商和商業化團隊將更能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更敏捷的協同模式。通過「流量-交易-廣告轉換-商家服務」的閉環能力,快手可以更好地提升流量分配效率,為商家提供更一體化的服務體驗。
根據最近報導,快手的架構調整也反映出其對於內部管理和市場戰略的重新評估。在劉逍的領導下,生活服務事業部將更專注於整合商家經營和行銷投放的需求,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這一轉變預示著快手在商業生態內部的協同將進一步加強,並有望提升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地位。
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中,香港市場的本益比平均在10-12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顯示出市場存在一定的低估空間。這也為快手等企業在資本市場上提供了潛在的增長機會。分析師認為,快手的業務調整不僅是內部效率提升的舉措,也是其在不確定市場環境中尋找新增長點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