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儀:嚴審私募信貸連繫 動態監控市場風險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在一場經濟合作論壇上強調,私募信貸的迅速增長帶來資產質素參差的問題,需要審視其與銀行及保險機構之間的複雜關係。 市場消息指出,過去十年全球私募資本規模幾乎達到14萬億美元,但由於First Brands和Tricolor等機構倒閉,警示了潛在的信貸風險。這些資產因其可能的結構複雜性而流動性不足,透明度低,容易產生估值困難及欺詐風險。 梁鳳儀提出,非銀行金融機構日益擔當重要角色,銀行與私募基金的金融聯繫加深,使得監管有急切需要。隨著散户投資者對私募信貸的關注提高,監管機構需就生態系統及其與金融機構間的聯系進行深入審核。 對於監管方法,她揭示本港已加強場外衍生工具的監控,要求交易報告至儲存庫,加強對手方風險管理。在國際層面上,標準化披露要求的討論仍在持續,以增強透明度和減少數據外洩風險。 此外,在數碼資產及分佈式分類帳技術方面,梁鳳儀指出香港正在制訂包羅萬象的監管框架。隨著代幣化產品如綠色債券在香港市場的逐漸增長,相關監管政策也將推出,這有利於提升市場效率並控制成本,儘管大部分項目尚處在早期階段,但其發展空間廣闊。 這些措施將持續影響香港的金融環境,對於金融監管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