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氣氛轉變明顯,投資者目光逐漸從美股轉向歐洲市場,瑞士百達財富管理(Pictet)亞洲策略團隊指出,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及債務陰霾或削弱其獨有優勢,「美國例外論」有望逐步退潮,推動長線資金向歐股及其他非美市場傾斜。 市場消息指,今年以來歐股表現吸睛,吸引對沖基金與主動管理資金重返歐洲,尤其在美國政策不穩及貿易壁壘增加的背景下,歐洲與亞洲基金流入加速增長,其中歐洲高收益債與股票成為資金流動新熱點。 瑞士百達同時對經濟基本面進行調整,將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測由去年預估的年均1.5%上調至1.7%,反映出德國與其他歐盟國家加大基建與防務支出,提供區內企業以結構性復甦動能。 另一方面,美國政策與債務風險引發市場擔憂,致使部分海外資金策略性撤出,促使投資者重新審視資產配置,逐步增加歐洲與亞洲(除日本以外)市場比重。 香港市場方面,境內資金流入趨勢依然強勁。2025年上半年,透過「滬深港通」南向買盤創歷史新高,港股總市值與成交持續回升,促使H股估值與A股價差呈收窄趨勢。同時,IPO活動活躍,新經濟板塊如中概股回歸熱潮強化市場熱度,帶旺整體市場動能。 儘管「美國例外論」逐漸面臨挑戰,美股仍具備人工智能技術領先優勢,多家尊享高盈利能力企業仍是短中期資金關注焦點。瑞士百達預測未來十年美股年均報酬仍可達約7%,高於許多成熟市場,本幣計算全球(除美國外)股市年均回報亦在7%左右,差異有限。 整體而言,資產管理機構正逐步平衡配置,增加歐洲與亞洲市場比重以分散風險。歐洲政策、構造性支出與估值修復,是資金轉向的重要推手;亞洲(尤其港股)則受惠於內地資金持續支援與重估價值再塑的態勢,雙向活絡並存。雖然美國仍有科技領先與利潤率優勢,但「例外論」影響力料將呈現趨緩格局。
Time | News |
---|---|
10-08 07:03 | 香港昨日出入境總人次達近114萬 投資者關注旅客流量恢復動向 |
10-08 07:03 | 德國新科市長赫爾德克遭持刀重傷 默茨強烈譴責 |
10-08 07:03 | 高市早苗考慮避開靖國神社秋祭參拜,以免引發中韓外交摩擦 |
10-08 07:02 | 世貿組織急調降2026年貨物貿易增長預期至0.5% 2025年回升至2.4%顯韌性 |
10-08 07:02 | 特朗普威脅引用《叛亂法》 美軍擬再部署國民警衞隊至民主黨城市 |
10-08 07:02 | 特朗普會見卡尼 強調美加「天然衝突」但合作仍可期 |
10-08 07:01 | 以色列與哈馬斯新一輪談判聚焦撤軍規模與人質釋放 停火進展受制雙方分歧 |
10-08 07:01 | 卡塔爾、土耳其與美國代表團抵沙姆沙伊赫 續推特朗普「20點和平計劃」談判升温 |
10-08 07:01 | 日圓大幅貶值創兩個月新低,法國政局動盪拖累歐元走弱 |
10-08 07:00 | 油價波動輕微 倫敦布蘭特微跌 紐約原油小幅上揚 |
10-08 07:00 | 避險熱潮升温 紐約期金首度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 |
10-08 05:12 | 樓價下跌與比特幣飆升──市場轉向避險資產添變數 |
10-08 05:11 | AI概念助陣 雙重因素牽動港股氣氛轉趨觀望 |
10-08 05:11 | 人民幣升值步伐或續放緩 中間價偏強指引持續穩定匯市 |
10-08 05:11 | 美股早段回穩 下修數據延遲與AI晶片大單成焦點 |
10-08 05:08 | 內地新能源汽車銷情分化 比亞迪季銷新低 「新勢力」持續逆勢爆發 |
10-08 05:07 | 基金特區:瑞士百達策略調整 歐股吸金魅力續現 標普美股優勢或逐步消退 |
10-08 05:06 | 世界銀行上調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測至4.8%,惟展望2026年仍承壓 |
10-08 05:05 | 港股節前回調待『北水』回防·Marvell料入局AI題材冷門股可留意 |
10-08 05:05 | 工銀亞洲推出三個月港元定存優惠,年率最高可達2.6%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