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改變立場: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獲得新認可

【香港財經日報專訊】在金融界,摩根大通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出現了一次引人關注的轉變。回顧2017年,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曾斥責比特幣為「騙局」,並警告員工不得參與比特幣交易,否則將被解僱。然而,如今情況大為不同。近期,Dimon在一次沙特阿拉伯投資峯會上表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及穩定幣皆為真實存在。」 這一轉變不僅代表Dimon個人觀點的改變,更象徵著摩根大通適應新金融格局,從抗拒到接納的過程。市場消息指出,摩根大通計劃在年底前允許機構客户使用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作為貸款抵押品,此舉被視為金融業對這些資產流動性和價值的承認。 此外,摩根大通正致力於引入區塊鏈技術來提升其金融基礎設施。根據最新資訊,他們利用Kinexys平台完成了一隻私募股權基金的代幣化,並提供給私人銀行的高端客户。這不僅提升了交易效率,更釋放了資產的流動性。 在支付領域,摩根大通正採取步伐打破內部區塊鏈的侷限,與新加坡的星展銀行(DBS)合作測試美元存款代幣(JPMD)的跨鏈流動框架,此舉將助力國際支付系統的革新。 摩根大通的轉型為市場提供了啓示:首先,該行專注於被市場認同的資產和底層技術。其次,與其關心加密貨幣價格波動,摩根大通更重視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最後,面對加密貨幣成為主流資產配置一部分的趨勢,投資者應保持開放態度。 Jamie Dimon的態度轉變,反映了市場趨勢的強大影響力,而Michael Saylor則提醒投資者,應該在大勢之前採取行動,以免錯過關鍵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