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縮壓力延續 9月CPI與PPI表現低於預期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內地9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降0.3%,略差於市場預期的下降0.2%,連續第二個月錄得通縮。此前8月份CPI則下降了0.4%。另一方面,核心CPI按年上漲1.0%,擴張態勢已持續五個月。 就生產端來看,9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3%,符合市場預期,相較8月下降2.9%,已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 統計局專家董莉娟表示,核心CPI的漲幅擴大顯示內需動能回歸,而PPI的降幅收窄顯示工業需求有所復甦。然而,9月份的消費市場在整體上運行平穩,CPI按月上漲0.1%,工業生產價格則保持持平。 食品價格方面,按月上升0.7%,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帶動CPI上升約0.13個百分點。鮮菜和雞蛋等食品價格呈季節性上漲,而豬肉和水產品因供應充足價格下跌。扣除食品和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0.5%,主要受國際金價影響,國內黃金飾品價格上漲6.5%。 服務價格則因暑期結束和假日影響下滑,航空票價和旅遊相關服務價格出現顯著下跌。 在工業端,PPI按月保持不變,但不同工業領域價格有所分化。煤炭加工價格持續上漲,而國際油價變動導致國內石油及相關行業價格下降。 綜合來看,內地市場因政策效應開始呈現積極變化,然而外部需求波動仍可能對價格指數帶來壓力。市場觀察者關注未來政策調整對通脹控制和經濟活力提升的具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