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豪宅市場中,近期出現了令人震驚的蝕讓個案,尤其是在傳統豪宅地段的渣甸山。位於白建時道的皇第,這個樓齡僅約7年的全新分層豪宅,繼5月份後,上個月再次錄得一宗大額蝕讓交易。一個複式B室以1.17億元易手,原業主持有該物業約8年,最終連同使用費用,蝕讓金額高達約6350萬元,摺合約37%。
該成交單位為皇第低層B室的複式户,實用面積達2849方呎,擁有3房3套的間隔設計。據悉,該單位最初以約1.3億元放售,但最終以1.17億元成交,實呎價格為41,067元。原業主於2020年以1.72億元購入該物業,現時帳面蝕讓達5500萬元,摺合約32%。若計算使用費用,實際蝕讓金額則接近6350萬元,約37%。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皇第在渣甸山區內屬於罕見的全新分層豪宅,但迄今為止,該物業的二手買賣中,原業主均以蝕讓的方式離場。今年5月,另一宗相似的交易中,一個實用面積2846方呎的4房3套複式户以1.25億元成交,實呎價格為43,921元。原業主於2020年以逾1.7645億元購入該物業,帳面蝕讓5145萬元,考慮到原業主需支付的辣税,實際蝕讓金額可能接近8000萬元,摺合約45%。
此外,位於鴨脷洲南區的左岸亦剛錄得一宗銀主盤成交。據瞭解,一名內地買家於2017年以1.3888億元購入該屋苑的3個單位,總實用面積為5610方呎,平均實呎約24,756元,並於同年再以1055萬元購入3個車位,單位連車位的總價達1.4943億元。至2022年,該物業由銀主推出放售,叫價約2.1億元。
根據代理消息,其中一個實用面積為1870方呎的A單位,最近以約4000萬元售出,實呎價格為21,390元,較當年購入價貶值約14%。
另外,美聯物業的首席區域營業董事楊宜貞指出,中半山的指標豪宅地利根德閣一個1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為2559方呎,屬於4房1套連儲物房的間隔設計,最近獲同區豪宅用家以5500萬元連車位承接,實呎價格為21,493元。該物業的原業主於2005年11月以約2588萬元購入,現時帳面獲利2912萬元,升值逾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