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金融:預測2025年內地生產物價跌幅持續超過2%

大新金融集團(00440)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温嘉煒表示,內地9月的消費及生產物價通縮有所緩解。最新數據顯示,9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跌幅收窄至0.3%,略低於市場的預期0.2%。食品價格跌幅擴大至4.4%,其中鮮菜及蛋價的跌幅有所收窄,但仍顯著下降,豬肉價格的跌幅更擴大至17%,創下自去年1月來最大跌幅。非食品價格方面,按年上升0.7%,其他用品及服務的升幅加快至9.9%,創2016年以來新高,而金飾品價格的升幅達42.1%。 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通脹則上升1%,是近十九個月以來首次回升至該水平。總體來看,9月消費物價跌幅收窄的原因主要是基數效應,食品價格在高基數下出現更大跌幅;然而,核心通脹的升幅則顯示出工業消費品價格上升,尤其是受金價攀升的影響。 温嘉煒認為,美國的關税政策可能導致部份出口商將焦點轉向內銷市場,短期內物價仍可能處於疲弱狀態。大新金融預期今年的通脹會持平,並將重點關注即將公佈的零售銷售數據,以進一步評估消費氣氛的改善情況。 在生產物價方面,9月的生產物價指數按年跌幅縮小至2.3%,符合市場預期,並連續兩個月回升。煤炭、石油及燃氣等能源行業的價格跌幅均有所縮小,而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跌幅則略有擴大。展望未來,温嘉煒指出,內地的出口仍可能受到美國關税政策影響,而國際油價中短期內可能繼續偏弱,將為生產物價帶來壓力。官方的反內捲措施及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亦有助於緩解生產物價的下降壓力。該行預期,2025年生產物價的按年跌幅將持續超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