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orkday最新發布的《AI代理時代:人工智能職場協同趨勢》全球調查顯示,香港企業對AI代理的應用逐步擴大,成為填補金融人才缺口的重要工具。然而,這一趨勢在推動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引發了新的挑戰和倫理問題。
在香港,85%的企業已經在不同程度上擴大AI代理的應用,這一比例顯示出企業對AI技術的重視程度。然而,僅有24%的受訪者能夠完全接受AI代理擔任管理者的角色,這反映了員工對AI在決策領域全面整合的保留態度。相比之下,有70%的員工視AI代理為工作中的重要夥伴,而37%的人認為AI能夠取代完整的「員工」角色。
市場數據顯示,香港恆生指數在2024年於17,000至18,000點之間波動,從2023年的低點逐步回升。這一回升背景下,AI的應用成為企業應對人才短缺的策略之一。調查顯示,78%的金融業人士相信AI代理能夠幫助應對註冊會計師及財務專才的短缺問題,僅9%的人擔心因此失業。
AI技術在財務預測及預算(43%)、報税及合規(30%),以及審計協助(30%)等財務範疇的應用尤為廣泛。這些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增強了創新能力,97%的受訪者認為AI技術提升了其工作效率,86%的人則表示其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加強。
然而,AI的普及也伴隨著批判性思考下降(60%)、工作壓力增加(46%)及人際互動減少(46%)等潛在問題。此外,有42%的受訪者認為AI代理引入可能帶來偏見、歧視或濫用等道德倫理風險,36%的受訪者則關注安全及私隱問題。這些顧慮反映了企業在整合AI技術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信任、透明度及監管機制。
在全球層面,處於「探索階段」的企業中,36%的受訪者相信其企業能負責任地使用AI代理;而在更深度使用AI的企業中,信任度大幅提升至95%。這表明,實際使用經驗是建立信心的關鍵。
目前,香港市場的市盈率在10-12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這可能為企業進一步投資AI技術提供了機會。隨著AI在金融業中的應用愈加深入,如何在提高效率與維護倫理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