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近日表示,根據去年金管局的年報,外匯基金內的美元資產比例已從數年前的約九成下降至79.1%。他指出,過去幾年來,金管局逐步將外匯基金的投資組合多元化,將資產分散至非美元貨幣,包括人民幣、歐元、日元及英鎊等。此外,投資類別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除了股票,還包括私募投資等。每年,金管局都會進行一次配置分析,以決定外匯基金的投資策略。
餘偉文強調,外匯基金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多元化」的策略。外匯基金可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其中近半的資產屬於「支持組合」,這部分的資產全部為高流動性的美元資產,當市場需要時,這些資產可以較容易地變現以支持港元。他表示,「支持組合」的全美元資產及其對港元的支持方向將不會改變。
另一方面,外匯基金的另一部分則為「投資組合」,其目的是在長期內獲得合理的回報。這部分的投資組合非常多元化,不僅包括美元資產,還涵蓋其他貨幣的資產。
隨著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購買意欲有所下降,這可能會影響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餘偉文提到,上個月美國國債市場出現波動,這與關税戰及美債持有者的投資分散有關,並且有對沖基金以槓桿形式進行基差交易,當美債出現波動時,這些基金可能會平倉沽出美債。金管局的外匯基金也在不斷縮短對美國國債的投資年期。
根據金管局公佈的數據,外匯基金在首季的投資收入達到67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23億元增長約8%。餘偉文指出,外匯基金在首季的表現相當不錯,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外匯均有進帳。特別是在外匯方面,由於美元走弱,基金的資產也有所增值,而債券收益的利息收入則保持穩定。首季美國國債的孳息率略有回落,債價輕微上升。
對於第二季的外匯基金錶現,餘偉文表示難以預測。他提到,4月份投資市場經歷了急劇下跌,隨後緩慢回升,未來的走勢將取決於關税戰及中美談判的進展,以及美國經濟衰退和通脹上升等不明朗因素的影響。
在首季的債券投資中,外匯基金的投資額為406億元。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儘管今年首季的投資環境不錯,但隨著4月美國公佈對等關税後,投資市場的變化較大。他強調,公眾不應僅關注單一季度或單一年的表現,外匯基金的長期目標是保本增值及維持貨幣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