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昨日在記者會上透露,該署已提前達成2022年《施政報告》所設定的績效指標(KPI)。根據最新數據,自2023年1月至6月,香港共吸引了1301家企業在本地開設或擴展業務,帶來了1684億元的首年直接投資,並創造了約1.91萬個新增職位。 根據2022年《施政報告》的要求,投資推廣署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需吸引至少1130家企業、770億元的直接投資以及約1.53萬個新增職位。這顯示出投資推廣署在各方面均超額完成了既定任務。 在行業分佈方面,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領域表現突出,共有283家企業進駐,佔總數的22%。從企業來源地來看,中國內地企業仍然是香港招商引資的主力軍,共計630家,佔總數約48%;而來自其他國家的企業則有671家,其中美國企業佔113家,英國、新加坡及加拿大分別佔89家、68家及38家。劉凱旋指出,來自海外的企業數量並未減少,去年全年更創下歷史新高,並相信未來來自中國內地以外的企業赴港投資的數量將持續增長。 此外,自去年3月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以來,投資推廣署截至今年6月已接獲1548宗申請,其中1188宗已獲「原則上批准」,即獲准以訪客身份在港逗留180天以便進行投資,預計將為香港帶來約460億元的投資金額。目前已有673宗申請獲「正式批准」,核實的投資金額約210億元。 談及即將於下月生效的《穩定幣條例》,劉凱旋透露,已有穩定幣營運商正積極與投資推廣署洽談在香港落户的可能性,預計條例生效後不久便會有相關企業宣佈進駐。她認為,穩定幣的發展將為貿易及投資市場帶來新機遇,有助於推動全球貨幣的多元化。 對於美國關税可能對企業來港意願造成的影響,劉凱旋表示,無論美國是否加徵關税,香港作為自由港的地位將保持不變。她進一步指出,部分東盟及歐洲商界人士曾向署方表示,過往過於依賴美國市場,現正積極尋求分散風險及開拓新市場,而亞洲及大中華地區正是增長最快的區域。劉凱旋認為,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國際的「雙向平台」,完全有能力把握這些新機遇。她舉例説明,部分歐洲創科公司因當地成本較高,正考慮透過香港公司或在港的中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進而在中國內地設立生產線,向歐洲當地提供貨物。
Time | News |
---|---|
07-08 10:11 | 金鐘名都酒樓將於9月底結束營業,物業將出售 |
07-08 10:06 | 國泰君安國際(01788)穩定幣概念股成交持續火熱,恆指回升至23960點 |
07-08 10:02 | 馬斯克成立新政黨挑戰美國兩黨制 特斯拉股價大跌 |
07-08 09:59 | 中信里昂下調中國飛鶴(06186)目標價至6港元,評級調整為「跑贏大市」 |
07-08 09:56 | 交銀國際報告:美團日單量突破1.2億 預測第三季收入增長 |
07-08 09:48 | 康耐特光學(02276)發盈喜 預期2025上半年股東應佔淨利潤增長超過30% |
07-08 09:44 | 山東墨龍(00568)發盈警:上半年淨利潤大幅下滑92.36%-94.12% |
07-08 09:39 | 海隆控股(01623)復牌 股價大幅上升94.7%至0.22元 |
07-08 09:38 | 極兔速遞-W(1519)第二季包裹量大幅增長,股價連續五日上升 |
07-08 09:26 | 恆指今早高開39點,市場交投活躍 |
07-08 09:21 | 蘋果AI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Ruoming Pang即將加盟Meta新「超級智能」團隊 |
07-08 08:47 | 基石藥業-B(2616)與Istituto Gentili達成舒格利單抗獨家合作協議 |
07-08 08:40 | 特朗普推遲對等關税生效日至8月1日,並提高多國關税 |
07-08 08:30 | 美股走低,港股ADR普遍下跌,個別股份表現分化 |
07-08 08:15 | 天賜材料(002709.SZ)計劃發行 H 股 進軍港交所以推動全球化戰略 |
07-08 07:56 | 港交所持股紀錄顯示聯合能源集團增持最多,盈富基金減持幅度最大 |
07-08 04:30 | 油組與盟友增產54.8萬桶 影響油價走勢及全球供應 |
07-08 04:30 | 市場憂慮持續,恆指連跌三日收市新低 |
07-08 04:30 | 渣甸山豪宅再現蝕讓個案,左岸銀主盤亦遭貶值 |
07-08 04:30 | 獨立出版商聯盟控告Google濫用市場地位 促請歐盟及英國監管機構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