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消息指出,滙豐控股(00005)提出透過其附屬公司滙豐亞太,以每股155港元的對價私有化恆生銀行(0011),較恆生最近收市價高溢價約30.3%。此項建議已由恆生董事會迅速成立獨立董事委員會審議,並將委任獨立財務顧問提供意見,後續仍須經恆生股東大會與香港高等法院批准。 市場反應方面,該消息一出即觸發恆生股價一度飆升至168港元,升幅高達41%;相反,滙控股價則短線急挫至約103.2港元,下跌約6.7%。摩根大通快速評估認為,短期滙控股價可能下跌中位數百分比,主要受資本回報預期下降拖累,不過如股價反應過度,可視為中期吸納機會,並維持滙控「增持」評級及目標價122港元。 滙控強調是次收購將不會提高對價,並期望透過剔除恆生非控股權益對盈利的扣減,有助提升滙控每股普通股盈利水平;同時,公司仍計劃維持2025年總派息比率於50%的目標不變。在資本充裕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滙控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為14.6%;完成私有化初期,該比率預期下滑約1.25個百分點(即約125個基點),但預期可透過未來三個季度不再回購股份,以及內部資本生成方式重返14%–14.5%目標範圍。 從業務整合角度出發,市場分析認為滙控此舉不僅有助處理恆生銀行在商業地產貸款領域的不良貸款壓力,也是持續推進集團資源整合與營運效率的策略一環。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於接受訪問時亦指出,此舉顯示對香港市場長遠前景具信心,純屬戰略安排,與壞帳無直接關連。 整體而言,滙控計劃私有化恆生銀行,具備以下幾點意涵:
• 短期資本壓力與股價承壓:CET1比率下滑約1.25個百分點,短期回購停擺,拖累短線股價表現。
• 中長期架構簡化與協同效益提升:整合重複業務部門,提升營運效率與盈利能力。
• 對市場定位及品牌維持:滙控強調將維持恆生銀行品牌、獨立管治機制與分行網絡,並繼續支持其社區項目,確保對香港市場的持續承諾。 未來操作焦點在於,恆生獨立董事委員會評估意見何時披露、股東大會與法院批准時間,以及滙控是否如預期於三個季度內重啟股份回購。投資者關注短期波動之餘,亦將留意此舉對集團長線資本配置與盈利能力的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