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後,市場利好消息消退,港股追隨A股全線下跌。美匯指數回升至99.64,人民幣匯率相應走弱至7.1135,投資氣氛因此受挫。恆生指數大跌376點或1.43%,收報25,906點,連續三日下跌。 市場上,港股全日成交額縮至2576.12億元,較之前大幅減少。整個十月,恆指累跌3.53%,成為亞洲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的市場。相比之下,A股滬深300指數持平,而上證綜指則升1.85%,日本和韓國股市則分別上升逾16%和20%,創下新高。 科技藍籌股重創市場,其中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9988)分別重挫超過3%及4%,導致恆生科技指數下跌143點,低見5908點。阿里巴巴成交額達162.98億元,仍居成交榜首。隨著中美貿易局勢略有緩和,市場預期中國對自主晶片研發的緊迫性有所下降,中芯國際(0981)股價大跌5.7%,成為跌幅最大藍籌。 此外,京東(9618)和小米(1810)跌幅超過2%。比亞迪(1211)第三季度業績不如預期,與騰訊及快手(1024)均錄得超過3%跌幅,這七家科技藍籌共拖累恆指278.6點。 相對而言,友邦保險(1299)因季度業績優於預期,股價上漲3.07%,另醫藥股翰森製藥(3692)及中國生物製藥(1177)分別上漲4.21%及3.07%。北水方面,雖錄得87.19億元買入,但較上一天減少。騰訊淨賣出多達12.19億元,小米則獲得淨買入6.46億元,雙方走勢不同。 獨立股評人謝明光指出,市場消化了減息及貿易談判的消息,部分股票的累積升幅吸引投資者獲利回吐。他預計港股在26,800至26,900點區間有阻力,可能回落至牛證重貨區,如今在25,100至25,999點累積倉位龐大,顯示空頭壓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