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美:AAPL)將產品組裝轉移至印度和越南 以應對美國關税威脅

面對美國關税的威脅,蘋果(美:AAPL)宣佈在2023年4月至6月的第三財季,將大部分運往美國的產品轉由印度和越南進行組裝,旨在減輕投資者對其業務受關税影響的擔憂。蘋果行政總裁庫克表示,儘管關税對截至3月底的第二財季影響有限,但若現有政策不變,預計第三財季將為蘋果增加約9億美元(約70.2億港元)的成本,且未來幾季的成本可能會更高。

由於關税成本的增加,加上大中華區的銷售持續疲弱,蘋果的股價在早盤交易中下跌了5%。這使得蘋果的全球市值最高上市企業地位被微軟取代。截至週四收市,蘋果股價自年初以來已下跌15%。

目前,蘋果的大部分iPhone等產品仍在中國組裝。儘管美方在4月中宣佈暫時豁免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税」,但蘋果在中國組裝的產品仍需面對20%的關税。此外,從印度和越南等地出口至美國的產品也需承擔10%的基礎關税。

庫克指出,第三財季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將來自印度,而同期在美國銷售的「幾乎所有」其他蘋果設備,包括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將來自越南。他還提到,蘋果將從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新廠採購晶片,預計今年在美國的晶片採購將達到190億塊。庫克強調,儘管蘋果大多數產品目前尚未受到「對等關税」的影響,但隨著6月之後的情況難以預測,無法提供未來的前景預測。他重申,蘋果將持續推動供應鏈的多元化,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分析師預測,若印度生產的全部iPhone(目標產量約2500萬部)運往美國,將能滿足美國市場約50%的需求。根據TechInsights的數據,若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50%的關税,可能使每部iPhone 16 Pro的硬件成本增加約300至500美元。

在逐步將組裝業務遷出中國的同時,蘋果在大中華市場的iPhone銷售持續下滑。隨著iPhone與中國本土品牌的競爭加劇,蘋果第二財季在大中華區的收入按年下降2.3%,降至160億美元,這已是連續第七季出現年比年下跌。然而,北美等市場的銷售仍然保持增長,蘋果第二財季的整體銷售額按年增長5%,達到954億美元,超出分析師的預期。季度淨利潤為248億美元,按年增長近5%。不過,分析師指出,蘋果有四分之一的營業利潤來自Google支付的援權費,以成為蘋果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尋引擎。由於聯邦法官裁定此類支付違反壟斷法,蘋果可能會失去這部分收入。
TimeNews
05-03 18:30新盤市場熱潮持續,泛海國際(0129)洪水橋滙都再創佳績
05-03 18:04澳門五一假期迎來旅客高峯 昨日入境人數創2019年新高
05-03 17:26新地(0016)西沙SIERRA SEA次輪銷售全數認購,累售達616夥
05-03 15:45美國議員要求SEC除牌25間中資企業 包括阿里巴巴(9988)
05-03 14:44租賃市場回暖 學生提前租樓促成成交
05-03 13:51發展商趁假期推售貨尾單位,其士國際傲寓折扣高達40%
05-03 13:30螞蟻國際計劃獨立上市 香港市場迎來新機遇
05-03 12:23新地(0016)西沙SIERRA SEA進行次輪銷售 288夥已獲106夥認購
05-03 11:08金管局注入465.39億港元以應對60.05億美元沽盤,港元匯價持穩
05-03 10:30新地(0016)西沙SIERRA SEA次輪售熱潮,超額認購148倍
05-03 09:48政界人士熱捧超級豪宅,宏安地產MOUNT POKFULAM再創佳績
05-03 09:09金管局再度觸發強方兑換保證 市場注入465.39億港元
05-03 04:30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分享網站未來計劃 期待新營運者延續精神
05-03 04:30荃灣二手樓市回暖,麗城花園成交量顯著上升
05-03 04:30匯控主席杜嘉祺宣佈年底離任,艾橋智讚揚其卓越貢獻
05-03 04:30中美關税戰或將緩和 摩根士丹利預測中國經濟增速受影響
05-03 04:30OSL集團(0863)與螞蟻數字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推進實體資產代幣化
05-03 04:30阿里巴巴(9988)全面推出淘寶「閃購」服務,與京東(9618)及美團(3690)展開激烈競爭
05-03 04:30香港3月零售業持續下滑,專家預測未來表現仍然艱難
05-03 04:30匯豐在香港成立專屬自保保險公司Wayfoong(Asia),開創金融服務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