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香港擁有眾多診所和醫院,但市民在就醫時仍常常面臨長時間排隊的困擾。為瞭解決這一問題,本地公司研發出一款如電話亭大小的「智能健康站」,讓市民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簡單的自助健康檢查,若有需要,還可進行遙距視像問診。
Applied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ATG Group)的業務拓展經理翁毅康表示,該公司於10月初在上水名都廣場安裝了一部智能健康站,因為該地區目前並沒有西醫診所,居民在跨區就醫之前,可以先利用智能健康站進行自助健康檢查。
翁毅康強調,智能健康站的操作非常簡單。市民只需拍攝八達通卡進入系統,並輸入年齡和性別,系統便會播放一段介紹短片。在使用過程中,整個流程都有語音導航和屏幕提示,部分接觸點的設計也非常直觀。例如,在量度身高和體重時,系統會提示雙腳需站在地板上的兩個腳印上;而在測量體脂率、肌肉率、體水分率、心跳和血氧濃度時,則需將雙手掌按在前方平台的凸出位置。
所有這些檢查項目均不收取費用。市民完成檢查後,只需用智能手機掃描智能健康站屏幕上的QR Code,即可在網頁上查看自己的檢查報告,並可選擇「長截圖」功能以圖像方式保存報告。
自從在上水名都廣場安裝智能健康站以來,平均每日約有15人次使用,顯示出市民對這項服務的需求確實存在。
自去年10月至今,該公司在香港共安裝了11部智能健康站,安裝地點包括社區中心、商場、萬寧IFC的藥房分店、保險公司及某些中大型企業辦公室等。目前所有智能健康站均以出租方式與這些場所合作,每月收取的租金通常為固定金額,並不計算使用量。
除了保險公司和某些中大型企業安裝的智能健康站主要供員工使用外,其他的則開放給所有市民使用。不過,市民在萬寧IFC分店使用前需先在其網頁上預約時間。據瞭解,萬寧IFC分店的智能健康站使用量相當高,每日有25至30人使用,並且預約情況非常火爆,未來約兩個月的時段已全被預約。
至於每部智能健康站的功能,則根據每個客户的需求而有所不同。例如,萬寧IFC分店的智能健康站可測量內臟脂肪、代謝年齡及基礎代謝率等。此外,其人工智能軟件配合鏡頭,還能分析皮膚的基本健康狀況及牙齒的亮白度。
某些企業辦公室內的智能健康站已設有數碼聽診器和遙距視像問診功能,醫生可透過遠程聽取使用者的心跳和肺部聲音,進而作出診斷及開藥。使用者可選擇藥物速遞上門,或在最近的醫療集團診所取藥。
明年1月初,該公司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中展出一部最新版本的智能健康站,該版本具備精神健康功能。系統能根據使用者的「心跳變異率」(HRV)及與人工智能程式的對話內容來判斷其壓力水平。如果使用者的壓力偏高,智能健康站可以播放幾分鐘的音樂和視頻,幫助其放鬆,甚至可安排與輔導員進行視像對話。
在明年首季,智能健康站將進一步升級,增加檢查骨質密度的功能,但由於雙能量X光機較為專業,必須在現場有專人協助的情況下進行此類升級,市民將無法自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