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投資基金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的季度持倉報告(13F),往往成為其他投資者及散戶跟風及「抄功課」的重點關注目標。其中,「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 BRK)最受市場矚目,被點名的股票,短線上往往有可觀的升幅。/n例如今次巴郡提交的報告,顯示在第三季度中,首次買入台積電(TSM)美國預託證券(ADR)股票,持有約1.39%股權,價值高達41.2億美元,成為巴郡第十大美股持股。消息公布後,刺激台積電美股巿後大升接近一成。/n值得留意的是,過去聲稱不懂科技發展,並於甲骨文(ORCL)及IBM(IBM)等吃虧不少的巴菲特,一直少沾手科技股,甚至連盈利及派息穩定、受價值投資者歡迎的電訊股,僅持有少量。即使巴郡2016年開始買入蘋果(AAPL)股票,市場相信,巴菲特認為智能手機已屬於消費品多於科技產品,引起他的興趣而入股,因此,巴郡與科投股仍然保持距離。/n不過,過去兩年巴郡已多次入手科網股,打破其「科技盲」的批評。2021年協助雲端數據儲存及服務公司 Snowflake (SNOW)上市,並取得約0.35%的股權,其後巴郡都有買入科網股的手影,包括買入被微軟(MSFT)收購的電子遊戲公司動視暴雪(AVTI),以及出售電腦及打影機的惠普(HPQ)。如果計算蘋果及最近公布的台積電,巴郡的美股資產組合中已有4家科網公司,佔其49家有沾手的上市公司近一成,以資產計更佔總投資組合的46%!/n當然,巴郡資產組合中科網股資產佔比大幅上升,與蘋果股價過去幾年持續上升,而傳統金融及消費品板塊升幅不及蘋果有密切關係,但巴郡不斷增加科網股的投資比例,也是不爭的事實。筆者不認為已年屆92,但仍使用傳統功能手機、不懂用E-mail的巴菲特會突然「開竅」,懂得科網世界的運作及估值,加上新加入投資組合的上市科網公司,持股市值介乎10億美元至40億美元之間,相對巴郡股票投資組合接近3000億美元的市值,僅佔約0.3%至1%的比例,有理由相信是由他的接班人Todd Combs及Ted Weschler「打骰」決定。/n兩名接班人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巴郡傳統的「價值投資型」操作方式也開始改變。除了增加科網股的投資,也開始「向世界出發」,尋找更高潛在回報的機會,例如投資有「印度支付寶」之稱的Paytm,以及巴西支付公司StoneCo等。在可見將來,巴郡若搖身一變,成為科網股的「股壇金手指」,筆者並不感到意外。/n然而,即使巴郡投資風格開始轉變,納入更多科網概念作其投資組合的美元素,不過巴郡不變的地方,就是對行業龍頭公司的偏愛。例如蘋果在智能手機行業賺錢能力第一,動視暴雪有大量著名遊戲作品及用戶,台積電是全球最大及最先進的邏輯晶片生產商。/n巴郡不選擇台積電的競爭對手三星,也沒有用其金句「別人恐懼我貪婪」為由,收購股價沉底、估值更低的英特爾(INTC)。筆者認為,巴郡對台積電的技術持續穩定進步極具信心,甚至有機會運用其蘋果最大股東的身分,以了解蘋果及台積電的長期關係,相信未來能夠持續跑贏競爭對手,所以能夠無視近期晶片行業受環球經濟衰退威脅,以及消耗庫存等不利因素影響,上季開始選擇台積電,並逐步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