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財政部及國家税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對2026至2027年新能源汽車享受購置税減免的技術要求作出重大調整。市場消息指出,此舉旨在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展保持同步,並促進高品質產業升級。 公告內容顯示,自2026年1月1日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税新能源汽車目錄」的純電動乘用車,其百公里電耗不得高於GB 36980.1—2025所設定的限值;設計總質量超過3500公斤者,亦需按該標準執行。同時,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必須符合純電續航里程不低於條件性等效全電里程100公里、燃料消耗模式中相關燃料消耗量低於相應限值70%至75%、電能消耗模式低於140%至145%等要求。市場人士認為,這些調整在提升技術門檻的同時,也為政策與高效技術進步建立更明確配套。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表示,這次政策調整是為了適應新能源汽車在續航能力與增程技術上的快速進步;藉由提高技術標準,引導車企加強研發投入,淘汰落後產品,促使產業從追求規模擴張轉向追求高品質發展,並維持企業對政策的長期預期穩定。 另一方面,市場亦關注新能源汽車購置税政策之年度演變。此前,2023年三部門公佈文件指出,2024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將免徵購置税,2026至2027年則減半徵收,每輛減税額不超過人民幣1.5萬元。市場普遍認為此安排有助於政策連續性和行業發展預期的穩定。 此外,根據最新資料顯示,2026年起新能源車購置税將由現行10%税率減至5%,並依規定最高可享人民幣1.5萬元減免優惠,此舉亦是配合技術升級與財政支持逐步退出的雙重考量。 從整體市場角度觀察,此次政策與技術門檻同步提升,既是強化品質導向的信號,也意指未來新能源車市場將進一步區分高端與低端產品,車企須加速技術迭代以符合政策要求。投資者關注是否相關企業將調整產品線策略,並在研發效率與成本控制間尋求平衡。 總結而言,此輪調整彰顯政策導向正向技術驅動轉型,未來動態技術門檻加持研發投入,有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Time | News |
---|---|
10-09 22:00 | 藥明康德透過子公司再出售藥明合聯股份 籌資23億港元加快產能建設 |
10-09 21:05 | 何文田站「瑜一‧天海」近期再錄高價成交 單日吸金逾4,850萬 |
10-09 21:02 | Mastercard 推出「啡」嚐禮遇 聯手 Blooms Coffee 助力本地消費回暖 |
10-09 21:02 | 滙豐擬斥1061億港元全資收購恆生銀行 港股掀大波動 |
10-09 21:01 | 滙控強勢押注香港未來 擬私有化恆生銀行並計劃繼續拓展關鍵領域佈局 |
10-09 21:00 | 美聯測量看好佐敦谷彩興路住宅用地 估值近15億元 下季賣地計劃有望達全年目標 |
10-09 20:30 | KOKO HILLS 系列再現市場熱潮 罕有天際户標售成功 |
10-09 20:01 | 文業集團︱剝離裝飾業務後擬供股注資 約籌1.5億元 股價反彈近兩成 |
10-09 20:01 | 鄭志剛倡填補亞洲新一代財富繼承者知識落差 上合發展布局創新藍圖 |
10-09 19:32 | 越秀企業完成策略性收購香港人壽 注資10億加速拓展養老及健康服務業務 |
10-09 19:31 | 工銀亞洲迅速落實「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 首批交易穩健落地 |
10-09 19:31 | 中海油集團持續高調佈局 半年斥資逾3億元增持H股 並籌備重磅2025戰略發展 |
10-09 19:30 | 港股期指結算概況延續偏軟格局 |
10-09 19:30 | 滙控擬私有化恆生銀行 為架構簡化與資本運用鋪路 |
10-09 19:05 | 港股夜市期指回升 夜期合約續顯活力 |
10-09 19:03 | 舜宇光學轉讓上海奧來並入股歌爾光學 深化AI/AR領域佈局 |
10-09 19:02 | 金價屢創新高帶動金礦股升勢 焦點轉向資本回報與併購擴張 |
10-09 19:01 | 朸濬國際控股權結構重大變動 張政武接任主席引關注 |
10-09 19:00 | 暗盤升幅回落 市場聚焦摯達科技與金葉國際上市前實況 |
10-09 19:00 | 啟德「柏蔚森」再錄亮麗銷情 單日連售三夥 套現逾2,2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