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星和有限公司(StarHub)及香港寬頻(01310)今天宣布,雙方已簽訂協議,由星和以總作價1500萬新加坡元(約8700萬港元),收購 HKBN JOS (Singapore) Pte. Ltd. (下稱JOS 新加坡)及HKBN JOS (Malaysia) Sdn. Bhd. (JOS 馬來西亞)各60%的股權。 香港寬頻董事認為,購股協議及出售事項的條款屬公平合理,並符合本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於完成後,賣方將調配已收代價以減少集團的債務,同時將繼續受益於其於目標公司的餘下重大股權。預期集團應計出售事項產生的收益約為4300萬元。 JOS 新加坡及JOS馬來西亞在通訊及科技(ICT)市場分別擁有逾30年的輝煌成績,目前為接近1500間政府機構及藍籌企業,包括銀行、飲品、電子、醫療、傳媒及零售等行業提供服務。JOS 新加坡及JOS馬來西亞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及資格,提供終端用戶計算、IT維護及IT基建支援服務,並一直開發不同的解決方案及服務,滿足正在加速數碼化、雲端轉型及以混合工作模式工作的企業客戶持續不斷變化的需求。 星和繼於2020年7月收購Strateq後,今次收購JOS 新加坡及JOS馬來西亞將會加速其執行DARE+策略,進一步加強星和的ICT能力,提供更多企業方案的選擇,以及增加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客戶群。料JOS 新加坡及JOS馬來西亞合共可為星和同期貢獻15%的企業業務收入。 更廣泛而言,星和與香港寬頻的全面夥伴合作將提升收益及盈利,包括透過交叉銷售及追加銷售技能、網絡連接及方案,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香港的企業客戶提供點對點的價值。星和與香港寬頻將加強合作,包括提供電訊服務,例如國際服務、回傳及本地網絡服務、固網語音及流動通訊服務,星和與香港寬頻也將尋求共同開發ICT方案及服務的機會。 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及集團行政總裁黎汝傑,及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及策略總裁兼HKBN JOS香港境外主管陳頴儀表示:「在卓越技術及無隔閡團隊的強大基礎上,JOS 新加坡及JOS馬來西亞已取得優異的業務表現。我們相信在星和及香港寬頻的共同支持下,他們將享有更大的協同效益及增長潛力。香港寬頻很高興與星和深化彼此在廣泛網絡及ICT服務的合作,從而達至共同增長,這有助加強彼此在各自市場的ICT領導地位,支援擴展業務至亞洲地區的企業客戶。」 擬議的收購完成後,星和將持有JOS 新加坡及JOS馬來西亞的大部份股權。是項交易將由星和以內部資源支付,在買賣雙方達成彼此協定條件後,預期交易將於2021年底前完成。 (SY)
Time | News |
---|---|
05-17 12:00 | 基石控股有限公司(01592)公佈2024年度業績,虧損擴大至8637.2萬元 |
05-17 11:58 | 朝威控股有限公司(08059)公佈2024年度業績,虧損擴大至1240.5萬元 |
05-17 11:54 | 璋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693)公佈2025年度業績:虧損擴大至2432.6萬令吉 |
05-17 11:52 | 中國黃金國際資源有限公司(02099)公佈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成功扭虧為盈 |
05-17 11:49 | 中國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01866)公佈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大幅下滑30.03% |
05-17 04:30 | 小米集團(1810)雷軍宣佈新手機SoC晶片「玄戒O1」將於5月下旬發布,研發投入達300億元 |
05-17 04:30 | 網易(9999)首季業績超預期 股價大幅上漲 |
05-17 04:30 | 索羅斯資本管理在首季重新佈局中國資產,增持多隻科技股 |
05-17 04:30 | 瑞銀:中國市場回暖,企業融資意欲提升,香港IPO有望躍升全球前三 |
05-17 04:30 | 巴郡在貿易戰前減持金融股,現金儲備接近3500億美元 |
05-17 04:30 | 標普預測中國房地產市場將穩定 大型銀行受益最大 |
05-17 04:30 | 豪宅市場回暖但成交價仍未回升,二手交易情況分析 |
05-17 04:30 | 香港首季GDP增長3.1% 服務業表現亮眼但私人消費持續下滑 |
05-17 04:30 | 日本經濟首季再現負增長,貿易戰影響加劇市場憂慮 |
05-17 04:30 | 暑假租務旺季來臨 內地教師及外籍機師成租客新亮點 |
05-17 04:30 | 寧德時代(3750)H股發售價定為263港元,較A股折讓約6.5% |
05-17 04:30 | 香港機場及港口貨運量顯著增長,4月客運量創疫情後新高 |
05-17 04:30 | 寧德時代(3750)下週二上市,集資額或達403億元 |
05-17 04:30 | 阿里巴巴(9988)季績不及預期,港股重挫逾4% 大行評價參差不齊 |
05-17 04:30 | 字節跳動2025年營收增長目標定於1860億美元 持平M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