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與內地全面通關,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黃子遜期望,可帶動內地訪客來港購買壽險的業務回歸,香港保險產品保障範圍較寬、提供選擇較多,服務亦較佳,為過去吸引他們來港投保的原因。內地客戶需安排親身來港,並因應自身和家庭需要尋找合適產品,預期銷售數字需要3至6個月後會有較明顯回升,但能否回復疫情前水平仍要觀察。/n過去嚴格的防疫限制,亦影響本港財險公司承接海外保障業務。香港是大型外資險企的區域辦公室,除了有相關業務人才,亦有較大權限承保海外保障保單,保聯副主席李紫蘭表示,本港防疫較嚴格期間,不少險企在新加坡另設區域辦公室,部分員工因為造訪區內客戶較方便而移駐新加坡,令一些保單改在新加坡承保。現時本港已放寬大部分防疫限制,保聯行政總監劉佩玲表示對業務回歸本港有信心,開拓海外業務也是本港業界的重點工作。/n人才流失也是本港保險業面對的挑戰,劉佩玲指出,業界去年進行調查,顯示保險內勤部門空缺率有一成至兩成,相對以往只有數個百分點。人手較缺乏的職位為精算、理賠、資訊科技、財務等職位,因為相關技能在外地也能通用,易為其他市場吸引。業界已成立智庫,研究吸引人才和本地培訓方案,而疫情限制放寬,有助帶動不少人才回來。業界今年亦會積極對外推廣,讓跨國險企考慮重新將人手配置在港。/n政府去年底再次就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進行3個月諮詢,賠償限額在原有建議的100萬元以外,新增200萬元和400萬元方案。/n劉佩玲表示,業界暫未對金額設有立場,保聯稍後會向業界諮詢。她指出,計劃在金融海嘯後提出,距今保險業引入風險為本資本制度、新會計準則等措拖,監管要求已較以往提高,險企出現財務不穩健的機率降低,計劃作用未必如2008年時重要,認為政府作出決定時,應一併考慮以上因素。
Time | News |
---|---|
07-16 14:31 | 金發局2024/25財政年度報告:政策建議採納率達73% 促進香港金融業發展 |
07-16 14:26 | 匯豐脈動調查顯示投資者對財富增長持樂觀態度 |
07-16 14:24 | 中國三三傳媒(08087)計劃申請穩定幣發行牌照 股價大幅上漲 |
07-16 14:07 | 馬斯克旗下SpaceX計劃內部股份出售 估值達4000億美元 |
07-16 12:56 | 藍港互動(8267)成立「LK Crypto」事業部 加速Web3及現實世界資產佈局 |
07-16 12:43 | 中國2025年第二季GDP增長超預期 內需疲弱需加強政策刺激 |
07-16 12:39 | 美國通脹數據回暖,美匯指數反彈,投資者應謹慎觀望 |
07-16 12:38 | 鰂魚湧逸樺園長情業主沽貨獲利820萬,投資客趁低吸納 |
07-16 12:37 | 內地AI新星稀宇科技及智譜計劃上市,稀宇科技已秘密申請香港上市 |
07-16 12:30 | 特步(1368)第二季零售銷售增長低單位數,索康尼表現亮眼 |
07-16 12:24 | 大市半日沽空金額上升至172.16億元 阿里巴巴沽空金額激增170% |
07-16 12:20 | 中國第二季GDP增長5.2%,瑞銀上調2025年增速預測至4.7% |
07-16 11:41 | 養和醫療集團與匯豐攜手推出「樂活養和Health EX」健康管理計劃 促進本地健康資本發展 |
07-16 11:41 | 滬深指數半日表現各異,成交額達9148億元人民幣 |
07-16 11:22 | 金力永磁(06680)發盈喜 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長151%至180% |
07-16 11:19 | 港元拆息上升,HIBOR回暖至五個月高位 |
07-16 11:17 | 中國第二季GDP增長5.2% 但經濟放緩跡象顯現 |
07-16 11:15 | 思摩爾國際(06969)發盈警:上半年溢利預計減少21%至35% |
07-16 11:12 | 特朗普暗示將於本月底對藥品及半導體徵收關税 |
07-16 11:05 | 中國第二季GDP增長5.2% 但經濟放緩風險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