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次推出減息和降準等多項措施,全方位支持市場,加上中美雙方確認將展開貿易談判,然而市場反應不如預期,港股及A股均出現高開低走的情況。恆生指數在開盤時高開超過500點,但隨後升幅迅速收窄,午後更是縮減至不足百點,最終以全日最低位收市,微升不足30點,收報22,691點,二萬三的關口再次失守。
在科技股方面,小米(1810)、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9988)等重磅股面臨較大的回吐壓力,隨著降準措施使內銀的息差收窄,雖然A股的支持措施對內險股有一定的穩定作用,但北水卻趁著好消息進行出貨,昨日轉走資金近80億元。
隔晚美股下跌,但在港股開市前,中央推出十項措施以支持經濟,加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峯將於週五起訪問瑞士4天,期間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市場對中美關税戰有望緩和的憧憬,使恆指在早盤高開507點後,曾進一步上升534點至23,197點,創下超過一個月的高位。然而,隨著高位出現獲利盤,大市的升幅逐步收窄,尾市幾乎蒸發所有升幅,恆指最終以全日最低位收市,升29點或0.1%,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升,成交量增至2401億元。國指則倒跌19點或0.2%,收報8242點;科技指數亦下跌39點或0.8%,收報5200點。
北水方面,淨沽出78.7億元,騰訊及小米分別錄得淨沽27.83億元及20.26億元,阿里巴巴及中芯國際(0981)亦分別被淨沽9.55億元及5.91億元,而建行(0939)及美團(3690)則獲北水淨買入6.7億元及3億元。在北水淨沽的情況下,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騰訊跌1.1%,阿里巴巴及小米跌幅超過2%,美團則微升0.36%。
人民銀行同步減息降準,緩解內銀的息差壓力,建行股價上升2%,中行(3988)上升1%;中央再次出招救市,對保險股利好,友邦保險(1299)及中壽(2628)股價上升1%至2%。
有報導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下週宣佈有關藥品的關税措施,生物醫藥股受到壓力,其中藥明生物(2269)跌幅達6.7%,成為跌幅最大的藍籌股。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儘管中央再次出招支持市場,但不少措施屬於市場預期之內,未能為市場帶來太大刺激,反而有投資者趁著好消息進行獲利。他指出,相較於中央的措施,投資者更關注聯儲局的議息結果及主席鮑威爾的講話,以及中美財金官員在瑞士的會談,預計大市短期將在22,000至23,000點之間窄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