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老字號「超力米粉」母公司超力食品第二代掌舵人莫傑琳(Diana),在父親莫國安2017年去世後全面接手家族生意,適逢公司今年踏入50周年,她提到公司在1995年曾一度計劃上市,但因與合作伙伴意見不合,不但上市不成,父親最終更要在2000年回購所有股份。Diana提及,至今無意重提上市計劃,但坦言想到日後交棒予女兒時,為了提供更好條件,不排除會研究將公司上市。/nDiana提到,父親昔日曾因計劃上市,將公司約65%股份售予一家家族企業,引入為投資者;不過,雙方就發展上意見不一,最終釀成不愉快局面,父親其後在2000年回購所有股份,上市計劃宣告告吹。Diana形容自己「唔鍾意同人交代」,加上公司現金流充足,並無上市需要;不過,她笑言,雖然不會強迫女兒接管家族生意,但若考慮到要吸引更好的人才協助管理,不排除上市亦是一個可行選擇。/n提到超力現時業務,Diana表示,除原有米粉等乾貨業務外,冷凍食品如烏冬及和食米亦已發展成集團另外兩項主力業務,每年收入高達數億元;當中批發收入佔比達七成,另三成則為零售銷售。Diana坦言,在疫情爆發高峰期間,幸好集團能適時調整批發與零售比重,以至整體生意未受太大影響。/n目前超力主要仍以本地業務佔最大比重,佔收入約75%,內地及其他海外市場則各佔10%及15%。Diana形容,超力產品在歐洲市場銷售「不錯」,因歐洲疫後最早開放市場;不過,加拿大、澳洲等地船運受阻、美國業務則不太樂觀,因此未來有意拓展新加坡市場。至於進軍內地進度一般,因超力作為新品牌進入內地市場本已不易,另因疫情亦未能舉辦試食會。/n為配合發展需要,超力近10年投資約1000萬元優化倉存和機械化生產,Diana在介紹集團位於粉嶺的出貨倉和米倉時表示,佔地2萬呎的出貨倉,儲貨可疊四層高,引入3架取貨卡車,未來計劃在倉庫再加建一個凍倉,方便進一步拓展利潤更高的凍品類食品生意。/nDiana又笑言,希望日後學生參觀集團的米倉,望下一代有機會「體會食物得來不易的道理」。她提到,米倉設有去石機、色選機和和除雜機和多部機械臂等,增加不同重量食米包裝,以配合不同市場需要,相信現時機械化生產能滿足未來5年業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