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加密貨幣利好政策支持下,加上穩定幣法案有望在美國國會通過,資金流入比特幣的勢頭持續增強。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比特幣在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佔比今年以來已上升9個百分點,至64.9%,這是自2021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當時,加密借貸興起,非同質化代幣(NFT)剛開始流行,吸引了大量散户投資者的炒作,與目前加密產業逐漸規模化、吸引機構投資者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
與此同時,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即Altcoins)近期的吸引力大幅減少。今年以來,這些替代幣的市值合計蒸發超過3000億美元,市值佔比降至35.1%。比特幣的價格在10.7萬美元附近徘徊,並在5月底曾突破11.1萬美元創下新高,年初至今上漲了14%。市場分析指出,隨著加密貨幣行業的規範化進程加快,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其主導地位愈加穩固,而主要由散户投機的Altcoins則面臨消亡的風險。
自去年初比特幣現貨ETF上市以來,流入加密資產的資金大部分流向比特幣,導致其他加密貨幣逐漸邊緣化。即使是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幣,目前約2400美元的價格仍較2021年11月創下的4800美元以上歷史高位下跌了50%,今年以來也下跌了26%。在追蹤市值最大的100隻數碼資產中,排名後50隻的MarketVector指數,自去年11月5日特朗普贏得大選後曾一度上漲超過一倍,但隨後已回吐所有升幅,今年迄今跌幅約50%。
Wintermute交易員Jake Ostrovskis表示,以往比特幣上漲後,通常會帶動其他加密貨幣的上漲,但這次週期並未出現這種情況。彭博社指出,加密貨幣行業的「集體滅絕」現象並不罕見。2022年,算法穩定幣TerraUSD崩潰,隨後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爆雷,導致數以百計的加密貨幣項目消亡。如今,仍有多隻加密貨幣在各自的區塊鏈上運行,但幾乎沒有任何交易,被業內稱為「幽靈鏈」。
加密貨幣行業將比特幣比喻為黃金,而以太幣則被比喻為銅,因為比特幣的數量有限,而以太幣的區塊鏈則支撐著加密行業的大部分功能。相比之下,多數加密貨幣缺乏實際應用,部分項目正尋求合併,以避免被市場淘汰。
目前,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增持比特幣。繼軟件開發商Strategy(美:MSTR)持續增持比特幣後,新的比特幣投資者也陸續湧現。今年4月,與Cantor Fitzgerald LP關聯的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與軟銀及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Tether Holdings合作,成立Twenty One Capital Inc.,啟動資金達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
此外,隨著穩定幣法案有望在美國國會通過,為美元掛鈎的穩定幣建立監管框架,更多資金流入穩定幣市場。僅在過去一年,穩定幣的市值就增長了470億美元,達到約2600億美元。《華爾街日報》報導,亞馬遜(美:AMZN)正在研究發行自家穩定幣的可能性。
市佔率第二大的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美:CRCL),市值已突破400億美元,超過標普500指數一半以上的公司市值,引起一些投資者的警惕。根據標普全球的數據,一些交易員擔心該股過熱,空倉已增至相當於流通股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