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給力場】微軟違約風險升溫有咩啟示?

「請注意頁底重要聲明」

【Now財經台】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昨日(11日)披露已清倉英偉達(Nvidia),套現逾58億美元,轉向押注OpenAI,不過,睇返微軟(Mircosoft)早前公布嘅季績,OpenAI仍未有錢賺,單季虧損更擴大至120億美元,拖累微軟股價,到底美國人工智能(AI)行業巨額投資係咪可以持續?幾時先有錢賺?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指,呢啲都係未知之數,只可以從OpenAI自己嘅預測去睇,不過關於微軟我哋可以留意股價喺7月已經見頂,約555美元,依家距離高位約10%,雖然公司話盈利有改善,但股價喺呢段時間向下,公司指出,原因係OpenAI仍然蝕緊錢,但其實呢件事好普遍,根本唔值得關注。

Lewis認為,未來更需要關注係,好似微軟呢啲級數嘅公司,基本上債券冇可能違約,但最近公司嘅信貸違約調期(CDS)上升,反映市場認為微軟違約風險高咗,再睇OpenAI嘅自由現金流......

【名家給力場】微軟違約風險升溫有咩啟示?(上)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948583&type=338

【名家給力場】微軟違約風險升溫有咩啟示?(下)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post.php?id=948584&type=338

重要聲明:股市漁夫內的所有內容,包括本影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購買任何股票及金融產品的特定推薦意見及/或不構成任何游說或要約,以購買、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易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其他產品,漁夫系統的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漁夫系統的內容進行投資。用戶必須留意,漁夫系統的所有訊號,並非是買賣訊號或任何投資建議,而所有訊號均是全自動用第三方提供之客觀市場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中並不涉及任何人為的想法、修改、修訂或任何投資建議。本網站包含的所有內容、資訊、訊號,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以及可能使用或接收該內容的特定人員的特定需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各種金融產品的個別特點、個人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詳情請重溫股市漁夫FAQ免責聲明。

最後更新: 2025-11-12